第37届香港国际电影节3.17-4.2在香港举行,期间放映了来自6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部电影。这些电影主题多元,风格多样,令当地影迷大饱眼福。香港国际电影节内容丰富,参与者众,各大电影公司趁势纷纷推出自己的新片计划,未来一年内港产电影的整体轮廓已现雏形。合拍片一如既往一枝独秀,但今年亦有新气象,那就是出现多个强调“本土制作”的项目。这些项目一反近年来惟内地市场是从的大潮流,转而关注香港本土市场及东南亚周边市场,希望重拾港片敢想敢做的类型片传统,并借此培养年轻的本土电影人才。
英皇电影宣布与卫视电影台合作,展开名为“支持本土制作”的合作计划,邀杜汶泽三年内监制五部电影。三方共同创立“香港电影”制作有限公司,专拍纯正港产片。杜汶泽透露,目前正在筹备三部电影,分别由吴君如、蔡卓妍和薛凯琪主演,“君如演黑社会大家姐,阿Sa演舞台剧《29+1》电影版,我希望自己集中处理行政及幕后工作。”
英皇老板杨受成接受采访时表示,近两年来留意到合拍片的一些问题,比如有些题材无法拍,加上去年看到港产片《低俗喜剧》取得成功,因此衍生出这个计划的想法。“一些香港本土化的电影没法以合拍的形式来实现,我们想,这类风格的电影需要支持与发展。”电影不在内地上映就意味着放弃一大笔票房收入,杨受成对此早有准备:“这类影片完全放弃内地市场,但我们有香港以及东南亚的市场,应该没问题。”至于题材,他说,虽然项目灵感来自《低俗喜剧》,但不会只拍“低俗”片,“我们选择的题材是可以有黑社会、妓女等。”
安乐影业紧接其后宣布打造本土电影的计划,将香港女作家李碧华的《夜》系列小说改编成“鬼魅”系列电影搬上大银幕。“鬼魅”系列分为《迷离夜》和《奇幻夜》两集,每集包含三个灵异短片,分别请来六位不同风格的导演执导。该项目主创阵容堪称豪华,奚仲文担任总顾问,导演包括陈果、陈嘉上、泰迪·罗宾、刘国昌、李志毅、任达华。演员包括罗兰、陈慧琳、邵美琪、邵音音、顾美华、任达华等。两部影片预计将于今年7月4日、8月1日先后上映。
该项目打出“振兴港产片,杀出阴司路”的口号,明摆着是对港片繁荣期的鬼片传统念念不忘。安乐影业老板江志强表示:“鬼片是香港电影重要的类型片之一,但是这两年香港导演都去了内地发展,这种类型的香港电影少了很多。”即便放弃内地市场,江志强也表示自己没有投资上的压力,“这种类型的电影在全世界都有很多粉丝。”不过他也表示这不代表拍鬼片是未来潮流之一,发展的大趋势仍旧在内地,“大家回来只是因为好玩、开心”。
香港与内地合作拍片十年来,许多来内地拍片的香港导演已从当年的“远来的和尚好念经”过渡到如今“难接地气”的瓶颈期。合拍片的市场遭遇也逐渐分化,以今年的贺岁档为例,合拍片里既有《西游:降魔篇》这样的现象级大片,也有《血滴子》这样口碑票房双输的失败之作。此时此刻,回归本土制作对于香港电影来说,既是一个充满乡愁的深情回眸,也是一次回归创作初心的重新出发。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成长网 >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