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思·麦克法兰的请辞

来源: 2022-08-05 10:00

  在过去的半年中,塞思·麦克法兰曾两次在接受外媒采访中表示,他不会再度主持奥斯卡了。前几天,他再一次在推特上宣布了自己的决心,绝不会主持下一届的奥斯卡。麦克法兰是美国热播动画片《恶搞之家》的创造人,曾两次获得美国电视艾美奖。他不仅是编剧、制片人、导演、演员,甚至还是配音演员。电视业出身的麦克法兰去年担当了奥斯卡的主持人,这被业内人士看作是好莱坞电影力量向电视转移的信号。今年大热美剧《纸牌屋》《国土安全》的有口皆碑,以及大卫·芬奇、李安等知名导演筹拍美剧的消息,把这一信号再次坐实。
  在好莱坞电影业利润不断下降的同时,曾经单调乏味的电视却享受着破纪录的利润以及评论界的空前好评。华纳兄弟和福克斯等公司在电影和电视业两方面都有业务。电视相对稳定,目前有利可图。电视网从广告赚取更多的钱,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运营商也向他们支付费用来制作自己的节目。在美国,这些费用一年大约要320亿美元,并且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人们喜欢看电视,按小时计算的话,这属于最便宜的娱乐方式。
  相比之下,电影收入不很稳定,入座率波动很大——像极了克莱尔·丹妮斯在电视剧《国土安全》中饰演的卡莉·马森斯的两极性格。2011年美国影院卖出了12亿8000万张电影票,是1995年以来最少的。去年,影票销售回升到13亿6000万张,票房收入创纪录地达到108亿美元,这要多感谢像《复仇者联盟》这样的大片。但是美国的电影行业不再是向上发展的行业了,尤其是现在人们家中有如此多转移视线的媒体设备。每月至少进一次影院的美国人从2000年的30%下降到2011年的10%。分析人士预计美国影院的收入在可预期的未来时间内会相当一般。
  同时,成本在上涨。索尼电影主席迈克尔·林顿说,所有人都希望技术能降低电影制作的成本,但事实恰恰相反。把半成品电影变为数字电影使得完美主义导演拍摄更多镜头以及后期润色,过程中用尽了昂贵的制片产品和编辑时间。电影公司也开始制作更多的“帐篷支柱”电影,即使用大制作上映来支持影片内容,就像支柱撑起帐篷一样。这通常依赖昂贵的特效而非扣人心弦的剧本来吸引全球的观众,他们经常要花费2亿美元去制作,再花5000万到1亿美元在市场上推广。
  一旦耗资巨大的电影市场行情跳水,它带来的损失是很吓人的。讲述时空交错冒险的影片《异形战场》失败后,迪斯尼勾销了1亿6000万。过去电影公司能出售电影片、DVD甚至相应的服饰,现在社交网络和影迷网站使得负面影评快速传播,搞臭电影的速度比导演喊“cut”都快。
  夹在日益上升的成本和不断下降的收入中间,较大的电影公司努力制作更多他们认为的档期电影,通常是续集、前篇或者其它任何讲述知名人物的影片。但是剧作家威廉姆·戈德曼曾说:“没人无所不知”——比如档期电影无法预知。独立电影人仍可以凭借黑马电影赚钱,但是这些电影的国外市场有限,美剧和美国喜剧的表现比不上卡通和动作电影。
  根据野村证券的数据,在2006年至2012年,六大电影公司制作的电影减少了14%到54%,他们开始付给演员和导演的钱也比之前少很多。一些年前,大腕级的演员或许可能从一部电影中得到两千万美金,每18个月会被邀请三次,而现在他或她可能得到一千万美金,每18个月只会有一次邀约。一些电影公司也开始启用新导演,因为他们叫价少,控制成本容易些。
  电视填补了电影的部分缺口。最绚丽的节目的预算上升了很多,现在一些剧集每小时耗资五六百万美元。和电影投资相比这并不多,却是许多电视网节目成本的两倍。HBO在《大西洋帝国》和《权力的游戏》中使用的壮丽场景能和任何电影相比。像达斯汀·霍夫曼这样的电影明星已经转到电视,因为电视网正向电视节目上砸钱,容许演员和导演更多自我创新。电视和电影的差异和过去相比小了很多。
  像Netflix这类挤入好莱坞的数字公司是恶魔还是钻石矿?好莱坞高管们的论调已经改变。人才机构ICMPartners的克里斯·希尔伯曼说:“Netflix公司是长期以来在好莱坞发生的最好事情。”这是因为它和其它流媒体服务商(如Amazon’sPrime)支付数十亿美元来购买电影公司的内容的版权,以使这些内容能为在线订阅者播放。他们同HBO和Showtime等付费电视竞争使用权,竞争可能推高售价。Netflix在2011年至2012年花了48亿美元购买流媒体内容,电影公司老板们希望这些服务能在全球扩展。
  但是Netflix和其它公司深刻地改变着国内娱乐业务,电影公司则要紧随其后。去年是近些年来国内娱乐收入第一次没有下降的年份。现在电影公司想要增加收入,最好的赌注是加强利润空间较大的数字营销。部分公司正在尝试“开窗”模式,即允许人们观看每种视频格式下特定的电影片段,并且在电影DVD发售前几周开放数字版下载。
  福克斯的麦克·达恩说,截至2015年,美国人拥有的联网设备数量会从2012年的5亿6000万增加到8亿6100万,也就是说平均每个人有2.7部设备,这些设备包括游戏控制台,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影公司认为,如果人们能更方便地在这些设备上看电影,他们能使自己的电影再度焕发魅力。较大的电影公司(迪斯尼除外)已经集合在一起研究“UltraViolet”计划,它允许人们在云端储存他们购买的电影观看权。但是这个计划的支持者承认消费者的行为已发生转变,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人愿意租电影看,而不会买。
  所以一些人希望电影公司往前再迈一步,彻底抛弃影院银幕。与跑到电影院相比,这个想法让消费者花更多的钱在家看电影。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电影是要从物理上真正死亡了。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成长网 > 健康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