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有人问,这两年中国最成功最火爆的综艺节目是什么?可能有人会说,非诚勿扰,也有人会说快乐大本营,但我相信更多人的答案会是----中国好声音。没错,中国好声音火了导师,火了选手,火了节目,但还火了一个人,曾几何时他的舌头成为最火的舌头,2013他出了单曲,出了新书,多面发展,火力全开,这个是就是浙江卫视当家男主持----华少。
谈梦想:
职业理想是成为导演
华少新书《梦想,不过是个痛快的决定》是一部有关梦想与现实的书,问起华少现在的梦想是什么,他的答案令人瞠目:做导演!
“我要做电影导演就是因为我想独立思考,用一段影像去表达我的想法。它跟媒体不同,它创作的是一个故事、创造的是一种价值。我的职业梦想是做一个电影导演,我现在做的很多事都跟导演有关,我做电视、摄像、制片人,做演员跟不同导演学习,梦想可以妥协,写文字去学习表达。”
至于电影本身,华少介绍说,在两年前他就完成了这个剧本,名曰《砸烂电视》,剧本完成后得了圈内一种好友的认可,但是因为档期和资金等问题,拍摄计划一直没能实施。
华少从上戏落榜,到大学开始做电台DJ,再到那个前期痛苦后期痛快的转型做电视主持的决定。他放弃了原有转正机会,放弃了安逸,在女朋友的支持下,他迈出了人生最为重要的一步,到最终的疯狂成长为浙江卫视主持一哥,连续两年成为时下最火综艺音乐选秀节目当家主持。
不过他并没有骄傲得认为自己有多成功。在华少眼里,自己依然是那个其貌不扬,内敛少言的DJ主持,但他又是骄傲的,他骄傲的是自己坚持到底的“死磕”精神,打不死的小强态度,从名不见经也不转的失败者,一步步的努力,扎实的完成着自己的梦想。
谈新书:
决定了就去实现,放弃了也不要声张
《梦想,不过是个痛快的决定》是华少的首部个人经历自述,详细记录了他30年成长经历和追梦故事,华少珍藏的100多张家庭照也在本书中首次曝光。对于梦想,华少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梦想是一件私人化同时又充满不确定性的事情。
“要生存下去,就要遇到很多困难,但人民不能失去梦想,到最后你可能完不成它。所以,只要决定了就去痛快的做,去努力的实现,如果不能实现也没什么。如果在开始时放弃了,也不要声张,不要放大困难来证明自己不做是正确的。”
他的故事像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有主持节目时的新年黑色十秒钟;有怎样当上《我爱记歌词》的主持人;有着《中国好声音》暴红后自己的困扰。一本书无法表述出华少人生的全部,因为他的人生与事业还在上升期,他有的并不只是好舌头,所以当周围朋友认为《梦想不过是个痛快的决定》是华少的自传时,我却认为他只是记录了自己的心中历程,他现在远还没有定论,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W周刊:为什么在而立之年决定要写一本书?
华少:文字一直都是我的爱好。我曾经也写过书,也为我的朋友和我自己写过歌词。当然,2013年对于我来讲是非常特殊的,工作上的变化很大,当然进步也有一些。当一切安静下来的时候,突然很想为自己总结下,为过去记录下,为明天呻吟下。所以,坐下来写作成了当时和自己说话的最好方法。
W周刊:书中写你小时候是个内向的孩子,很多人都表示很惊讶,能谈谈是什么力量让你成长为今天口才如此之好的华少吗?
华少:在书里我也有写过原因。我想这可能就是命运吧。谢谢老天爷赏我这口饭吃。另外,梦想成立在心里之后,我痛快的决定要坚持下去。
W周刊:很多读者反映书名非常痛快,这个书名的灵感来源于什么?
华少:所谓生活,无非是虚惊一场。我们能回忆得喜剧大多是曾经的虚惊一场。所以,痛快的继续梦想几乎是力量的源泉咯。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思考。
W周刊:本书主要讲梦想,你最大的梦想又是什么呢?
华少:工作的梦想是想做一个电影导演。生活的梦想是可以培养一个负责任的二代,当然,尽可能富一点。即时的梦想是能有一次休假。
W周刊:在工作很忙的时候,如何权衡工作和家庭呢?
华少:在我可能的时间里,都留给家庭,这是我的法宝。所谓家庭,一定是爱你的,一定是体谅你的无奈的。只要在心里有他们,行动和诚意并在于数量和长度的。
W周刊:当初早早的结婚是规划过的生活的一部分还是水到渠成?
华少:完完全全的水到渠成。特别的自然,既没有疯狂的庆祝,也没有煽情的桥段。这才是生活么。
W周刊:《中国好声音》让你得到了“中国好舌头”的美誉,这个荣誉有给你带来压力吗?如何看待媒体和观众对好声音中广告语速过快的批判?
华少:“中国好舌头”压力巨大,对批判这个词太严厉了。我做自己的岗位上必须做的事情,我没有做错。当然会有人喜欢或者不喜欢。正常的。习惯了。
W周刊:对于一些媒体把你在好声音的表现和其他选秀类主持比较这件事你怎么看?
华少:舞台上的人被拿来比较是非常正常的,能和前辈们比较是我的荣幸。输赢不在我们的担心范围内。任何一个舞台上的人都在努力塑造自己。自己是无法复制也无法比较的。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成长网 >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