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仲勋 但伸正谊 何惜一身

来源: 2022-12-18 04:51


  习仲勋(1913.10.15-2002.5.24),陕西富平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国务院前副总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第五、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78年到1980年,曾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省长,是最早向中央提出在广东设立经济特区设想的领导人之一。
  2013年10月15日,是习仲勋诞辰100周年的日子。对他的一生,他的夫人齐心有一句深情的概括:“我常说,仲勋英雄一世,坎坷一生。他胸怀宽广坦荡,为党的事业历尽艰辛,但他从不计较个人的恩怨得失。”
  “英雄一世,坎坷一生”,这简单的8个字背后,却是波澜壮阔、起伏跌宕的人生故事。《习仲勋传》一书,用上下两卷、94万字的宏大篇幅,讲述了他不寻常的一生。
  狱中入党
  1913年10月15 日,习仲勋出生在富平的一所农舍里。习仲勋的父亲习宗德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农民。他耳闻目睹了当时政府官吏的贪污受贿和鱼肉百姓。他跟习仲勋兄弟说长大后不要做官,也不要经商。在严父慈母的教导下,身为长子的习仲勋养成了忠厚、友善、勤劳、忍让、负重的品德。
  习仲勋的童年时代,家中虽是粗茶淡饭,但十几口人的大家庭其乐融融。1922年春节过后,9岁的习仲勋到附近的都村小学上学。
  1926年春天,成绩优异的习仲勋进入渭北地区最有名的立诚公学高小部。这是一所具有浓厚民主进步色彩的学校,也是渭北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地点之一。习仲勋在这里开始了人生的新起点。他不到13岁就加入共青团,经常接受党团组织的指派,拿着用黑麻纸写的传单,插上鸡毛,送到农民手中,以鸡毛信的形式进行串连,号召农民抗粮抗捐,一时引起强烈反响。
  1927年底,习仲勋考入陕西省立第三师范学习,并且继续参加学生活动,经常书写标语,散发传单。
  1928年习仲勋因学潮被捕,在监狱里,习仲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地方当局对习仲勋等人进行了4个月的审讯,没能挖出任何消息,只好放人。
  习仲勋虽然获释了,但父亲习宗德在他入狱时因思儿心切,积郁成疾,于1928年底去世。家庭的重担压到了习仲勋肩上。他要照顾病重的叔叔和几个年幼的弟弟妹妹。
  家境的急剧衰落,生活状况的迅速恶化,处境的艰难,进一步加深了习仲勋对黑暗社会的认识,强化了他从事革命斗争的决心。1930年,习仲勋大步跨向革命队伍的怀抱。那一年他十六岁。
  创苏维埃特区革命根据地
  习仲勋根据上级指示,“潜伏”在离家乡数百里外的一支国民党杂牌军中,从事兵运工作。两年后,他便率领这支队伍在甘肃省两当县起义。起义失利后,习仲勋又回到陕西,寻找刘志丹、谢子长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
  1932年8月,习仲勋在照金镇杨柳坪一带见到了刘志丹、谢子长,两位革命前辈对年轻的习仲勋产生了深刻影响。9月,陕甘游击队打了一场胜仗,决定乘胜向南打游击,建立革命根据地。
  当时的情况确如刘志丹的估计,队伍走后,不久就有人叛变,情况一度危急。习仲勋辗转于渭北的富平、三原一带,坚持战斗。他和刘志丹、谢子长等人建立的照金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也被称为陕甘边特区。
  有了这个大后方,照金的红军更加壮大,陕西苏维埃运动发展迅猛,令国民党政府极为恐慌。他们屡次前来“围剿”,都被红军和游击队击退。1933年10月,趁着主力红军前往甘肃战斗的空虚期,国民党又一次对照金发动大规模“围剿”。之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转移到甘肃南梁地区,习仲勋也转战南梁。红军队伍走后,革命战火并未熄灭,潘西顺等当地人仍然坚持战斗,一直到抗战胜利。
  1934年11月,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在南梁成立,21岁的习仲勋当选主席。他虽然年轻,但在建设根据地方面有清晰、成熟的思路。
  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把惩治贪官污吏、树立廉洁政风列为头等大事。习仲勋带头执行工作人员供给制度,从吃饭穿衣到公文草拟所需的笔墨纸张等用品,均由财政委员统一计划,统一筹办,按每个人的最低需要发放,形成“以艰苦为荣”的良好作风。当时还制定了这样一个法令:凡一切党军干部,如有贪污10元钱以上者执行枪决。有了这条警示,根据地工作人员中没有发生过贪污案件。
  在刘志丹、习仲勋的领导下,陕甘边区的军民与陕北红军紧密配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两次“围剿”,在20多个县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使游击区扩大到30多个县。长期分离的陕甘边区和陕北根据地连成一片,合并成西北革命根据地,习仲勋任中共西北工委领导成员,并继续担任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
  开创广东沿海经济特区
  “习仲勋是广东改革开放的奠基者,他参与创办了经济特区。今天我们能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他走的这一步意义非常重大。”卢荻如此评价习仲勋主政广东时的贡献。
  1978年12月,中央决定习仲勋担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考虑,当时香港80%以上是广东人,为什么香港能把经济搞好而广东却不行?经过深入思考,他认为,如果中央给广东一些特殊政策,广东人民完全有能力把经济搞上去。
  1979年4月5日,习仲勋和省委书记王全国到北京参加中央工作会议。在向华国锋、邓小平、李先念等中央政治局常委汇报时,习仲勋郑重提出,广东临近港澳,可以发挥这一优势,在对外开放上做点文章:“我们省委讨论过,这次来开会,希望中央给点权,让广东先走一步,放手干……现在省的地方机动权力太小,国家和中央部门统得过死,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我们的要求是在全国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放手一点,搞活一点。这样做,对地方有利,对国家也有利。”习仲勋还石破天惊地说:“如果广东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这当然是借用的话),可能几年就上去了,但是在现在的体制下,就不容易上去了。”他还具体提到一些措施,比如,广东打算仿效外国加工区的形式,在毗邻港澳的深圳市、珠海市和重要侨乡汕头市划出一块地方,单独进行管理,作为华侨港澳同胞和外商的投资场所,按照国际市场的需要组织生产。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成长网 > 健康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