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战,因不知战

来源: 2022-12-29 04:15

  对美国人而言,关于所谓国家的使命和战争的意义,曾经历天翻地覆的变革。
  争取独立和开国垦荒的那一代认为,美国应该只做好自己的本份,在道德上成为世界的榜样,而不是以军事手段去推销本身的价值——当然,那时候或许也没有这样的条件。
  第一任总统华盛顿说:“我们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土地站到别人的土地上呢?为什么要把我们的命运和欧洲其他任何地区的命运纠缠一起,把我们的和平和繁荣同欧洲人的野心、竞争、利益、幽默和任性绞在一起?”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崛起为世界第一强国,上述传统立国理念失去了权威地位,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华盛顿规则”。这条规则包括一个国家信条和军事政策的神圣三位一体。所谓信条是:美国,也只有美国,有责任去领导、拯救、解放并最终改变世界,这是上天赋予美国的使命;三位一体则是:国际秩序需要美国在全球保持军事存在;美国兵力能够进行全球投放;美国应通过干涉手段去打击现存或潜在的威胁。
  在这条规则的指导下,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军队不仅仅是一支保卫自己国土的防卫部队,而是一支为了遂行美国政府的国际政治战略目标的作战部队。因而战争成为常态,军事开销一路飙升。政治领域鹰派当道,好战之言充斥主流舆论,从政客到军官,以及各类智囊和顾问团体,坚持美国应永远保持世界第一军事大国的地位。
  正如曾任美国陆军上校、现为大学教授的安德鲁·巴塞维奇在他的《华盛顿规则:美国通往永久战争之路》中所言,好战的“华盛顿规则”,乃是美国公民长期纵容下产生的“大众共业”,其中一个关键,是在越战后名义上废除义务征兵制,转而全面采用聘雇式的募兵制。
  安德鲁认为,美国公民个人被解除了他们不想承担的义务,他们将这理解为一种“自由”,同时募兵制也割裂了公民权与兵役之间的关系,保卫国土从此在实质上不再是每一个国民的义务,而是属于专业军人的专业职能。
  但是在历史上,打仗从来不只是军人的事情。在征兵制的时代,战争是整个国家每一个个人、每一户家庭的大事。在大部分国家已废除征兵制,并且在大部分时间和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和平的今时今日,许多人一辈子没见过真正的战争,也从没有过身边亲友因战事死去的经验,更不用说亲自上战场的经历;他们只是从电影、电视、书本和电脑游戏中认识战争。但是从美国到中国,从日本到韩国,动辄说要跟别人打仗的,往往正是那些根本不曾经历战争的一代。
  只要愿意去读一读历史和文学著作,就知道战争从来不是一件那么神圣,那么理所当然,那么无可避免的事情。亲身经历过战火的老一辈,不会轻易说出敢打仗的话——好战之言,往往来自不知战的一代。(张以勤文,摘自马来西亚《星洲日报》)(编辑/立原)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成长网 > 健康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