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春天短,人人叹息忙。4月即将来临,草莓已经成为了最时令的新鲜水果。人们为春装不断地减着肥,攒着钱,逛着店,为了这短暂的春天积蓄着能量。但这些都还远远不够,人们需要用一种行为,真真正正地印证自己——冬眠已醒!
再过一个月,北京、上海都即将迎来春季里最令人精神振奋的狂欢——音乐节!就像国际上那些大名鼎鼎的音乐节一样,在这些音乐节里,人们尽情享受音乐,绽放自我。
自2000年中国最早的音乐节——迷笛音乐节创办开始,国内的音乐爱好者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日。而到了今天,音乐节已经不仅仅是属于音乐爱好者的了,它甚至已经成为了时髦青年的漫步场,结交所和精神按摩台。在过去13年里,欧美文化中的音乐节已在中国盛行,国内音乐节数量逐年递增,许多年轻人也开始选择以参加音乐节作为节假日的出行首选。而在英国,人们会认为参加音乐节是“迈出人生关键的一步”的一个过程,就好像成年礼一样!只不过,它和个人的成年没有关系!我们甚至可以看到或摩登或疯狂的爸爸妈妈带着小Baby也来到音乐节现场的草地上!
这些音乐节大部分是露天的,这很关键,因为音乐节上最抢手的不是具体的个别的,而是一种自由的氛围。这份自由必须无遮无掩!而像伍德斯托克音乐节(Woodstock Music Festival)那样在 1969年时所在的惊人场地——四面环山(或者是丘),让人群在山丘间如一掬沸腾之水的地方更是少见。第一届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由 4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投资者举办,为了顺应美国民众反战的情绪采用“和平与音乐”作为主题。在举办者的精心策划下,纽约、华盛顿、波士顿等大城市的报刊、杂志都刊登了音乐节的广告,宣称“在伍德斯托克能找到真正的自由”。1969年 8月 15日,首届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在美国纽约福建的贝赛尔开幕,吸引了数十万名嬉皮士。恶劣的天气和拥挤的人群使现场变得一片混乱,嬉皮士们的热情在詹妮斯 ·乔普林、感恩而死乐队、吉米 ·亨德里克斯等众多摇滚明星的激情演唱中不断高涨,音乐节最终演变成一场盛大的嬉皮聚会,充满叛逆、向往理想与自由的嬉皮精神在这里得到了真正的体现。首届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狂欢一直持续到1969年8月18日清晨,它最终成为上世纪60年代嬉皮运动象征性的标志之一。而在当时音乐节现场,各种各样的嬉皮装扮涌入眼帘,喇叭裤、小背心、流苏连衣裙、大披肩……所有这些一直到今天也还是时尚的主要内容!仍然被继往开来踏足音乐节草地的人们所追随着。
在中国的迷笛和草莓音乐节上,音乐四处响起,不同的舞台,不同的人群,人们或许平时是衣冠楚楚的上班族,或许是被老板骂得凄惨无比的小跟班,也或许是孤独冷清的避世者,也或许是坚决的愤世青年。在那几天,大家都从这些城市的角落里走出来,(或者说大江南北更加确切,因为现在已经有很多年轻人完全是为了参与音乐节南下或北上的),为了这份自由,换一身自如、新鲜、另类的行头来到这片草地,喝着啤酒和冰饮,等待着在别人注意的眼光里释放自己。人们带着憧憬、好奇乃至决绝的信仰来了,在草地上躺着,头顶是天空,阳光在耳边滋滋作响,音乐来了,疯狂的人群来了,听着这些肆无忌惮的狂笑和尖叫,心里都止不住想起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在1969年时候的口号:这里你找到自由!是啊,自由,在现在钢筋水泥的大都市里还有什么比自由更吃香?当然,或许洁净的空气能够放在这个前面。让我们一起期待北京的迷笛和草莓音乐节都能拥有好天气!
嬉皮风格、乡村风格,包括街头和摇滚的着装风格一直以来是音乐节的首选,尤其对露天的摇滚音乐节来说。因为所有这些风格都和自由有关。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成长网 >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