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智屏故事:《小时代》的幕后推手

来源: 2023-02-10 10:14

  《小时代》再次把郭敬明推到风口浪尖,但不管是赞是弹,4.8亿的票房无可否认。大多数人将《小时代》的票房成功归结于“郭敬明效应”,他们忽视了电影背后的另一个关键性人物,那就是监制柴智屏。当初编剧郭敬明肯把导演的担子也挑起来,开出的惟一条件就是,请柴智屏来当监制。
  在台湾,柴智屏有“偶像剧教母”之称,她制作的《流星花园》红遍整个亚洲,并由此开启台湾整十年的偶像剧黄金时代。她还是著名的偶像明星推手,《流星花园》捧红的F4和徐熙媛自不必说,贺军翔、罗志祥等都在她手中脱胎换骨。转战电影圈后,柴智屏推出的第一部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一举刷新台湾各项票房纪录。影片登陆香港后,狂收6200万港币票房,打破周星驰自导自演的《功夫》保持多年的票房纪录,登上香港有史以来最卖座华语电影宝座,成为名符其实的“过江龙”。《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内地上映后,同样引发观影热潮。影片不仅捧红了主演柯震东、陈妍希,而且捧红了作家兼编剧、导演九把刀。有这样辉煌的战绩在先,难怪第一次当导演底气不足的郭敬明,一定要找柴智屏来保驾护航。
  人人向往美好事物
  虽然并不了解郭敬明,但当出品方找到柴智屏,希望她担任《小时代》监制时,她对郭敬明做导演有一种莫名的信任感。“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有一种直觉,觉得他可以胜任导演。我通常会去看作家的小说,看他的文字是不是有很强的画面感。因为这对于我来说很重要。”后来在拍摄中柴智屏发现,自己的直觉没有错,郭敬明对于画面有自己非常独特的想象力,构图也有趣。她对《小时代》如此有信心,后来干脆把自己的公司也拖了进来,加入投资和出品。
  《小时代》定位在给年轻影迷看的电影,因此柴智屏多年的偶像剧制作经验,对于影片的成功至关重要。《流星花园》和《小时代》,本质上讲的都是少男少女的青春故事,在柴智屏看来,“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青春爱情梦。”但就制作环境而言,两者却截然不同。
  任何娱乐产品都是根据社会的节奏在走,十二年前《流星花园》红遍亚洲,但在创作之初,柴智屏的动机十分单纯,那就是觉得这个改编自日本漫画的故事非常好看。改编后的《流星花园》,同样放入了很多柴智屏自己对于男孩子的想法。《小时代》是关于四个女孩子的故事,在柴智屏看来,“两部片子的相同点就是,人都是对美好的事物是有向往的。长得好看的男孩子、女孩子,人们都会比较喜欢,在所难免。”
  当年拍《流星花园》,作为制片人,柴智屏亲自领着初出茅庐的F4跑到台湾著名的服装批发市场,台北五分埔市场淘好看的廉价衣服。十二年后斗转星移,《小时代》吸引了大量国际名牌赞助,各种华服美不胜收。柴智屏说:“我也没想到在上海拍《小时代》制作费会暴涨得这么厉害。两部套拍的《小时代》不超过四个小时,制作费却是《流星花园》的40倍——《流星花园》可是将近20集,27个小时。两部作品都需要豪车、名牌服饰,以前比较难,不过现在只要用对了人,善用资源就不用花那么多钱去呈现。像这次我们请了《VOGUE》的创意总监黄薇担任艺术总监,大部分服装、饰品都是黄薇老师帮我们借来的。再加上小四(郭敬明)在细节上的坚持,很多陈设是他家里搬过来的。”
  “时代姐妹花”选对了人
  《小时代》为影迷津津乐道,话题之一就是演员人选与他们读小说后对人物的想象高度一致。片中除了杨幂是郭敬明坚持选择的之外,其他大多数演员,都是柴智屏慧眼发掘的。“柯震东是我旗下的演员,我推荐他演顾源。凤小岳也是我们推荐的。宫洛这个角色人选提了很多人。当时我把凤小岳照片给小四看,他很开心,说这就是他心目中想要的宫洺,有些混血的样子。”
  Hold姐谢依霖是另一个例外。在柴智屏的心目,《小时代》里的唐宛如应该是阿雅那样的性格,最好还有运动员的身材。郭敬明说请谢依霖来演的时候,大家都很吃惊。在柴智屏印象里,谢依霖是综艺怪咖,她难以接受,但郭敬明说,她就是他心目中唐宛如的样子。这一次,柴智屏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最后事实也证明了,谢依霖为《小时代》加分不少。
  虽然很多评论认为,《小时代》票房冲高是粉丝助推的结果,可柴智屏却觉得,这一组“时代姐妹花”选对了人,才是最关键因素。“你看女王顾里就是大S(徐熙媛)和小S(徐熙娣)的综合体,她永远穿得很优雅,偶尔会讲讲很真实很贱的话。电影里顾里的造型就很像小S。南湘就像吴佩慈,永远是最漂亮的样子,那头长发,男生看到就会觉得这是个超级大美女,不是很容易亲近。唐宛如就像阿雅,从小就被嘲笑说不像女人,不容易谈恋爱。林萧很像范范(范玮琪),像傻大姐,胆小爱哭。”
  有一次碰到徐熙媛,柴智屏被问:“为什么《小时代》票房这么厉害?”她回答:“这四个女孩选得多好啊,简直是和书里一模一样。所以就算这个故事脱离了现实,只要四个女孩子的个性塑造得很成功,那电影就一定会成功。”
  柴智屏和郭敬明的分歧,更多集中在剧本上。柴智屏说:“毕竟这是一部郭敬明自己的作品,小说中人物众多,每一个人物都像是他自己的小孩一样,每一个角色他自己都非常喜欢。我跟他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电影毕竟要在两个小时内讲完一个故事,它不像小说可以铺排渲染,所以有时候我会建议他这里删掉一点,那里去掉一些,但他会觉得,这恰恰是他最喜欢的对白,最得意的桥段,最钟爱的人物。这个时候,我就要争取说服他,拿掉不需要的东西。”
  开拍前一个月,柴智屏天天在片场盯状况。她觉得剧情中4女6男人物太多,假如每个人都要有篇幅,两小时的电影,剧情过于分散。但导演郭敬明难以割爱,所以两个人常常要花很多时间讨论。根据电影最后呈现出来的状况,可以想象,其实两个人都做了妥协。
  《小时代》上映后,遭遇两级评论,最严厉的批评是“拜金主义”、“物质至上”。柴智屏表示很难认同这些批评:“电影只不过是用一种比较时尚的元素去包裹小说故事的材质,之所以用物质的东西去包裹这些女孩子,是因为这个故事发生在上海。上海本身就是一个比较繁华、物质的环境,我们是从这些环境中去发展这些女孩子的性格。背景发生在哪里,就是那个背景的如实呈现而已。如果我们很做作地说,这样太物质了,让这些女孩都不穿名牌,穿的破一些,那它是不是又违反了上海的真实写照呢?”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成长网 > 健康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