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男访谈:我们是“合成制剂”

来源: 2023-02-11 06:25


  看到开头猜不到结尾
  大众电影:你以前的角色话都挺少的,《全民目击》里的女律师台词又多又密,为什么会接这个角色?
  余男:当初看《全民目击》剧本的时候,我自己也给绕进去了。这不是你看一半就能猜到结尾,或者看个开头就能大体知道是个什么方向的故事。这个片子的悬疑性非常强,连专业人士都未必能猜中,我觉得这个还挺有意思。另一方面,我特别想演一个连自己都不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的角色,这个非常符合要求。再者我从来没演过律师,她说话特别多,又快,而且带有反驳性质,我想尝试尝试,就接下并且欣然完成了。
  大众电影:开拍前有没有为这个角色做一些特别的准备?
  余男:从角色的律师身份角度来讲,我不太做这种准备。《全民目击》是一个都市戏,生活中你就算看到一个律师,你也不会马上认出她是律师,因为这个职业没有太多特殊性——不像《图雅的婚事》《敢死队2》或者《杀生》,那里面的角色带有特殊性,不是你生活里面能接触到的,所以需要一些经验和考证,就是所谓的“体验生活”。《全民目击》里的女律师主要还是一种表达,要演出我作为律师的那种劲儿。包括导演非行在内的很多人看来,这个角色对我来说最难的可能是情感的表达、内心的表达,但我自己知道,就算有困难我也知道怎么去表达好。只是她的台词实在很拗口,生活中不可能说这样的话。我当时看见剧本里这些台词,就想天哪,这怎么说啊!但既然接下来了,就只有猛练,差不多一个星期嘴里都是嘟嘟囔囔,就怕到时候出差错。因为现场除了全部剧组工作人员,还有300多名群众演员。可能有点练猛了,结果拍摄过程异常顺利(笑)。
  大众电影:片中有大量的法庭戏,你之前有过类似的生活经验吗?
  余男:你是问我有没有为什么事上过法庭?我没那经验(笑)。倒是经常看“法治进行时”,但跟这个戏没多大关系。演员这个职业很奇怪,如果让你演一个医生,你说你有没有这个经验?你没当过医生,但你见过医生啊,见过你就有那种感觉。扮演角色就好像开关转换,我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转过去了。比如说拍《敢死队2》和《杀生》,要我演的时候我一下子就能转换过去,没觉得特别费劲。等到戏拍完闲下来回头看,自己都吃惊:怎么演成这样?完全是两个人的那种感觉。而且我觉得孙红雷和郭富城也是这样,生活中尽讲吃喝玩乐,但只要一开拍,就能演得非常到位非常感人。
  大众电影:这可能是演员的悟性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余男:也许吧。
  大众电影:但有的演员会非常理性,他会把平时观察到的各类人物分门别类,像中药房的盒子那样整理归纳,需要的时候就拿出来——但显然你们不是。
  余男:那我们早就成合成制剂了,没事拿出来冲一点就行(笑)。很奇怪,很多人问我,你当时怎么演的?这个很难讲,总之就是,感觉。我知道自己演出来了,但让我具体分析怎么演出来的,我分析不出来。
  哪里看出我能演动作戏?
  大众电影:看了你的一系列电影,觉得你还真蛮有语言天赋的,《惊蛰》里你讲的是陕北话,《纺织姑娘》里你讲的是西安话。你演过法语片和英语片,《杀生》里你演哑巴,《全民目击》里台词又多得像连珠炮,《亲爱》里你还讲了两句日语台词……
  余男:那个挺吓人的(笑)。我特别不想说,感觉怪怪的,但导演和制片人都这么要求。我想想也符合角色,很正常,那就说吧。
  大众电影:能通过《敢死队2》的试镜,你流利的英语是不是也帮了忙?
  余男:是啊,如果没有这个的话,他们也不会让我去。因为不光是台词,平时大家在一起聊天说话也都是英文。如果这个费劲的话,他们可能就不会选亚洲演员了。
  大众电影:你这么有语言天赋,以后就算不当演员了,当翻译也行啊。
  余男:哈哈,原来还真这么想过,不过那都是考上电影学院以前的事了。
  大众电影:能谈谈你现在正在南京拍摄的电影《战狼》吗?
  余男:这是武打演员吴京自己弄的一个戏,关于特种部队的,叫我来帮忙我就来了。中国有一支在边境上的特种部队,专门对抗国外贩毒势力——军事频道经常能看到这支部队的介绍。吴京就把这个捏成一个故事,塑造了一组人物,他演队长,这就是《战狼》。拍摄过程比较好玩,尽是坐直升机什么的。
  大众电影:是找你去演动作戏的吗?
  余男:这里边我没有动作戏。我在剧组待的时间不长,我的戏集中起来就拍完了。
  大众电影:说到动作戏,我觉得挺奇妙的,因为之前怎么也想不到你能演现代动作戏,而且演得这么好。
  余男:我也是。都是角色找到我,我一看觉得能胜任,就接了。拍完一看,才觉得挺好的。最早他们觉得我能演打戏,我都吃惊:你们哪儿看出我能演打戏?真的很奇怪。
  大众电影:可能是因为你把脸板下来的时候,还挺有气势的吧。
  余男:他们怎么能见过我板脸的样子呢?我演了那么多的农村妇女。
  大众电影:现在除了演戏,你生活里最享受的内容是什么?
  余男:目前是打网球——可能刚学几个月,特别来劲,不知道时间长了怎么样。现在是有点时间就去打。再就是看电影,然后就是吃饭——哪里东西好吃,我就老钻去这一个地儿,直到吃够为止。
  让你感觉好的就是好电影
  大众电影:你主演的电影经常去各大国际电影节参赛,你也在柏林、芝加哥、鹿特丹、釜山等地担任过电影节评委。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高票房国产电影在海外不太受欢迎,国产电影总“走不出去”,这个你怎么看?
  余男:嗯,我不太把这个现象当回事,因为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情况。中国的电影是拍给中国人看的,伊朗的电影是拍给伊朗人看的,韩国电影是拍给韩国人看的,所以中国电影在中国放得好,在别的地方放得不好,这很正常。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好莱坞,它可能全世界都放得好,但那有特殊原因,因为全世界都知道好莱坞,因为美国的经济是全世界最发达的,所以它能成为一个标杆。过去国内电影市场有问题,只有好莱坞电影有票房,现在国产电影票房已经超过好莱坞电影了,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事情。大家应该往这个方向去看,不要老看它短处,要看它长处(笑)。
  大众电影:但是电影节不就是拿不同国家的电影放在一起比较吗?如果像你刚才说的,每个国家的电影有自己的文化和受众,那么比较怎么可能?你作为评委,又怎么在它们当中评出高下呢?
  余男:电影也有它的共通性,能送到电影节的电影,说得平实点,基本都是所谓文艺片,透露社会现象,表现社会现实,或者表达比较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这样的电影肯定就不能光看“热闹”。再一个,评委是看电影,不是选片,选片的人会有他的尺度和标准。打个比方,《变形金刚》进柏林电影节,这个可能性就不太大。选进来的电影肯定是有基本水准的,评委几天时间集中看几十部电影,那时候评判电影靠的已经不是分析了,就是像普通观众那样去感受。所谓经验已经“长”在身上了,不用分析,自然而然就会带来很多感受。看完以后你感觉好,那就是好电影。
  大众电影:《图雅的婚事》之后,国产电影再没有获得戛纳、柏林、威尼斯三大电影节的最高荣誉,你认为这其中可能是什么原因?
  余男:我都没关注这些。我觉得现在的电影已经不像八九十年代那样,非常拘泥在一种可能性里,就是只有电影节获奖的电影才会怎么样,只有外国人看了的电影才会怎么样。现在的电影市场已经变了,老外都在中国投资电影,国产电影也有本国的高票房了。这是过去没有的事情。
  大众电影:你是觉得电影市场好了,所以盯着票房的人多了,专注拍艺术片的人少了?
  余男:有这个可能性,但也不全是。文艺片对我来说始终是我心里最重要的一个东西,这个不会改变。可我拍的《敢死队2》,我也觉得是个好电影。不是只有文艺片才有好电影,商业片也可以是好电影。就算是电影节,比方说戛纳,它也开始选很多好莱坞的电影——你看电影节的口味都变了,所以这个还是得慢慢来。你知道有个现象,如果一部片子在电影节上得奖,就会有人问我,“好多电影节得奖的电影都没票房,你怎么看?”如果一部电影票房很好,也会有人问我,“票房很好,但是都没有进电影节,你怎么看?”——这东西没怎么看,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重点是看你怎么问,不是我怎么看。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成长网 > 健康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