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驴友是怎样炼成的?
由于儿时父亲工作的调动,《孤独星球》的创始人托尼·惠勒曾在巴基斯坦度过他的童年。这段成长经历让他爱上了旅行。1972年,25岁的托尼刚刚从伦敦商学院的 MBA毕业,在血气方刚的冲劲儿下,他决定延迟工作,去巴基斯坦走上一遭,而他可爱的新婚妻子 ——22岁的莫琳·惠勒义无反顾地随他去流浪。
在这次间隔年兼度蜜月的旅行中,惠勒夫妇花了 150美元买了一辆二手车,这辆劳苦功高的小车载着他们从伊拉克、科威特,穿越伊朗到达阿富汗边界。工程学出身的托尼在半路汽车抛锚时派上了大用场。在阿富汗他们把车卖了,居然还赚了 5美元。后来他们来到了托尼的童年故里巴基斯坦。1972年 10月 7日,他们在印度泰姬陵前度过了他们第一年的结婚纪念日。原本计划的“蜜月 ”和“间隔年 ”被无限期延长。尼泊尔、孟加拉国、泰国、越南、老挝、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成为了他们一个又一个新目的地。在巴厘岛,他们遇到了一个有帆船的新西兰人,于是又决定跟随他驾驶帆船挺进澳大利亚。帆船行至印度洋,海面上无风无浪,“埃俄罗斯(希腊神话中的风神)”和“风伯 ”都法术尽失,惠勒夫妇被迫原地停了一个星期,无奈只得一边游一边推着船前行。
历尽艰辛的惠勒夫妇在到达澳大利亚的西海岸之后,又跟随一个自驾者横穿 4000公里驶往悉尼。在澳大利亚生活的日子里,这对资深驴友经常被人问到自己的旅行经历。“那不如就写下来吧。”1973年,在一家小旅馆里,第一本《孤独星球》——《穷游亚洲 Across ASIA on the cheap》在惠勒夫妇的笔下诞生了。
LP=什么?
一本旅游攻略为什么叫《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这是很多驴友所好奇的问题。讲起名字的诞生,莫琳无奈地说,“原本应该是 Lovely Planet(可爱的星球)。当我们坐在餐馆里起名字的时候,托尼想起了电影《疯狗和英国人 Mad Dogs and Englishmen》里的一首歌,歌词本来应该是 ‘Once while travelling across the sky, this lovely planet caught my eyes’,但托尼一直唱成 lonely planet(孤独的星球),还死不悔改。他说他喜欢 lonely planet。所以我们的书的名字就成了《lonely planet》。”
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托尼的态度是什么都要试试看,“比如到了日本,你要试试胶囊旅馆,如果到了法国南部,你要吃吃美味的法餐。你还要尝试各种交通工具,在印尼体验人力三轮车。在瑞士试驾全电动的跑车”。技术宅出身的托尼曾经在珠峰大本营和小辫儿(资深驴友,过客酒吧老板)擦身而过,也曾经前往哈萨克斯坦看火箭飞船发射。随着《孤独星球》的发展,旗下的创作者队伍不断壮大,后二十年间,《孤独星球》已经成长为全球驴友风靡的旅行“圣经”。
驴友们将这套书简称为 LP(Lonely Planet的缩写),也有人调侃它为中文“老婆”的缩写。在路上,一本贴心到事无巨细的旅行攻略就像“老婆”一样温暖,这样的伴侣让人在独自行走的路上不再孤独。让托尼感到幸运的是,莫琳从少女到为人母,不离不弃地陪他疯狂了 40年。有 LP如此,此生足矣。
如今,惠勒夫妇有两个家,一个在墨尔本,一个在伦敦。莫琳如是吐槽:“当你们结婚了40年,你会发现,有两个家是很明智的,特别是在赤道的两端。”莫琳和托尼偶尔会分别在不同的家中,但一起旅行已成了他们一生的习惯。
惠勒夫妇大话旅行旅行家 X2=旅行家庭
Q:如果你们在旅行中发生了矛盾和争执,怎么办?
M:平时不是他忍受我,而是我忍受他。我们在一开始旅行的时候,发生了很多争吵,有一次在新德里,我们大吵起来,气愤不已的我把包摔在托尼脸上,然后转身就走,我感觉我们要就此分手了。可当我走了一条街远。我才意识到我的证件和钱包都在他身上,我只能又返回去找他。旅行会给你的婚姻关系带来很多挑战。但是如果你能够忍受旅行中的分歧,那么生活中的分歧也会迎刃而解。
T:(笑而不语。)
Q:四十年来,你们有没有独自旅行过,独自旅行有什么感受?
T:我们很多时候会分开旅行。莫琳喜欢歌剧,我喜欢火山。我会去刚果金看我最爱的火山,而莫琳则在洛杉矶听歌剧。
M:托尼不喜欢歌剧,这是最好的防备他的理由,只要我在我的行程中安排一场歌剧,他就不会跟着我了。
Q:你们如何看待裸辞和间隔年?
T:Gap year是从英国传过来的,实际上澳大利亚人比英国人要领先,他们早就在这样做了。我认为年轻人在旅行中一年来学到的东西,会比他们在中学和大学学到的东西更多。当今很多企业都很全球化,我们需要了解世界另一边的文化,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雇主会更喜欢有过旅行经历的年轻人。
M:托尼的一生都在间隔年。
Q:你们如何定义负责任的旅行?
T:所谓“Responsible”最重要的是要去了解目的地的国家,而不是怀着享乐的态度去过一段吃得好、住得好的时光。去目的地之前,我们会了解一些当地的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知识,我认为这才是负责任的、有意义的旅行。
M:负责任的旅行最重要的是尊重,尊重当地的文化、尊重每一个地区的人和物,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我们会把目的地当成家一样来看待,而且要学会包容和融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Q:你们的孩子从小就被你们带着去旅行,他们后来也因为你们的经历而爱上旅行了么?
M:我是个虎妈,在他们成年以前,我没有给孩子们选择的余地。我们的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带他们去肯尼亚穿越赤道。但其实孩子的性格在很小的时候就定下来了。我的儿子一直以为自己投错了胎。现在女儿依然很爱旅行。但儿子一直呆在他出生的城市,死活也不愿离开。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成长网 >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