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似乎就是生活本身。
香港话剧团带来的小剧场话剧《最后晚餐》,在木马剧场演出。最后一场观众爆满。坐在前排地上,一伸腿几乎能触到舞台上摆放的地板砖。
离得那么近。你可以看见舞台上琐碎的家庭陈设:穿着比基尼的挂历美女搔首弄姿地笑,简陋写就的“龙马精神”,橱柜上高高供养的财神,这一切都表明这是一个普通的香港市民阶层家庭。女主人对生活有着随波逐流的心情和朴素的期待。作为一个年华老去的女人,她今天晚上煲青红萝卜汤,来款待她多年以来沟通不畅、感情生疏的儿子。
我们离舞台近在咫尺,就像是来做客的邻居,他们刚好不小心在你面前说出自己的秘密。他们的呼吸和神情,抓住了每一个看客的心,暗暗下沉。
儿子刚刚失了业,他把拿到的最后一笔补偿金悄悄放到母亲的房间里。他觉得自己到了人生的谷底。儿子忘不了自己的老板曾在节日里送给他一只纸灯笼,他一再点起蜡烛,灭了再续,像是烛光能给他惟一的温暖。而他视为父亲的老板,终于炒了他。他在网络上认识并同居的女友,也已经搬离了他的租住房。他惟一的牵挂就是母亲,这个让他既埋怨又惦记的女人。
沟通起初并不顺畅。不聪明也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母亲,惟一能够做好的只有这锅汤,她一再给儿子添汤,不合时宜地追问儿子分手的原因,再加以不合时宜地开解安慰。然后她一不小心说出,十八岁那年是因为不慎怀孕,又觉得人工流产很难,所以只好随便把他生出来 ——于是儿子受到了今晚最大的一个刺激:他是多余的。父亲对他从幼时至今的家暴,把他逼到了孤儿院。点点滴滴的恨意,历历在目,然而他无时无刻不想着回家。他为了母亲送他的玩具打别的小朋友,对善心想要收养自己的夫妇比出粗口,这一切都因为:他怕自己再也回不到这个家。
今天他回来了,坐在只有三个支点能同时落地的旧饭桌旁,拉拉杂杂、别别扭扭地吃这顿饭。母亲绕着圈儿地告诉他,这个房子虽然抵押出去了,但是,只需要二十几万就可以变成他名下的房子!嗜赌的父亲为躲避放高利贷的,顺便去找女网友了,好几天没有回来了 ……儿子恨母亲不争气,掀翻了桌子,无措的母亲只会瞪圆双眼,张开手。她不懂得如何做好一个母亲,也不懂得为自己的生活争取权益,甚至不敢选择惨烈的死法。胆小的她终于决定勇敢一次,她为自己购买了一份保险,然后安静地烧炭自杀。她天真地认为,这样就可以留给儿子一笔钱,改变他的命运。
儿子发现了母亲的计划,他苦笑。母子连心,他也买了同样品牌的炭。他告诉母亲,他们就是《飞屋环游记》被拴在屋角的两只飞脱的气球,没有人注意到他们,他们毫无价值。母亲一直笑着。无论是讨好地笑,还是怯怯的自嘲。然后她明白了,儿子要在晚餐后自杀,这不是开玩笑。她第一次嚎哭起来:可是我不想你死啊!
我们怎么能不动容呢。为人子女或为人父母,连着命又连着心。她和他都在用最后一点力气为对方做一点事情,一碗汤或是几张照片,可供亲人在未来的漫长艰难岁月里,有一点力量拉扯着自己,继续慢慢走下去。
墙上的表从七点半开始嘀嘀嗒嗒地走时,随着剧情的延展一刻不停地用生活的细碎把母子二人推向深渊。母亲终于醒悟过来,怨怼地想起这一切苦难的源头。她要把丈夫喊回来,杀死他。儿子觉得这根本不可能,两个弱者的杀人计划漫无目的地飘散在这凝滞而令人窒息的空气里。
不管怎样,儿子感受到了暖意,母亲也因此而欣喜。我们稍微放下了心,或许他们不会死,或许他们期待着明天的晚餐和拥抱。然后这时候,男主人回来了。这闯入温情寂静时刻的第三人,改变了全剧的方向。儿子习惯地抱头躲避,母亲用辗好的安眠药兑进了冰冷的啤酒杯 ……光暗了,如同生活,如同这深沉的夜晚。他们会实施自己的计划吗 ?以暴制暴无法带来最终的解脱,只是另一个深渊的升起。作者没有给出答案,一切都那么令人心颤。
生活的河流慢慢从舞台上流过。这出戏剧就像任何一个家庭生活中的横切面,让人触目惊心、目瞪口呆。如这样一顿平常而惊心的晚餐,他们也只是香港城市繁华一角中的两点流萤,在死生关头独自挣扎,暗暗坠落,无人关注。
而我们心底的呜咽也正在升腾,融入夜色。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成长网 >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