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逸恒的曲折故事,多半与迁徙有关。他出身显赫的艺术世家,父亲陈永玲是著名的京剧四小名旦之一,哥哥陈霖苍是两次荣获梅花奖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原江苏省京剧院负责人,现任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姥爷言菊朋是中国京剧四大须生之一,他的许多至爱亲朋都是在艺术上颇有建树的大家。
陈逸恒出生在北京,50年代跟随父亲来到兰州。80年代末期,他随父亲辗转来到香港,一呆就是十多年,成为了TVB最有名的配音演员。2002年,应电视剧《绝对权力》剧组的邀请,他又回到内地演戏,之后他相继拍了《忠诚卫士》《我主沉浮》等反腐题材的电视剧,一度成为“省长专业户”。在此之后,陈逸恒第一次兼任制片人工作拍摄《老柿子树》,包揽了当年的金鹰奖、飞天奖和“五个一”工程奖。最近播出的西北题材电视剧《射天狼》,陈逸恒在其中饰演反一号旭日班,他同时也是这部电视剧的执行制片人。
从国家干部、黑帮老大、土财主到大字不识的农民,陈逸恒要求自己以完成角色为首要目标。在他看来,观众可以记不住陈逸恒,但希望能记住他演的角色。成名、成家对于演员来说,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陈逸恒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实力派演员,他的最高追求是表演艺术家。在当前,一夜成名、成星的时代,这条路虽然很难走,也许永远也达不到目标,但他坚信成功塑造角色而非重复自己,是演员的康庄大道。
演员兼做制片人
陈逸恒担任主演和兼执行制片人的电视剧《射天狼》有着浓郁的西北风情,80%的演员都来自甘肃本土,拍摄场景也全部在甘肃搭建实景,并采用4台高清电影摄影机拍摄。作为主演和执行制片人,陈逸恒从几年前即开始着手策划、准备这个题材。他的目标惟一而明确:把《射天狼》做成一部全景式反映西北文化以及敦煌文化的经典之作。
在电视剧《射天狼》中,陈逸恒饰演漠北王爷府的医师旭日班。剧中,他的造型多变,横跨蒙、汉两族,光是蒙古族的装束,就有春夏秋冬装以及节庆礼服等好几种款式。旭日班是一个长期潜伏在西北丝路上的日本人。旭日班的外形有蒙古人的特点,骨子里却始终是一个日本人。这对于既没演过蒙古人,又没演过日本人的陈逸恒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不过陈逸恒很乐意接受这个挑战:“旭日班的狠不是外露的,是隐藏起来的,骨子里透着。这种狠更可怕,演起来也更难,更多的要靠眼神来表现。”
这并不是陈逸恒第一次兼做执行制片人,从演员兼任执行制片人看似一小步,但成功的比例却微乎其微。陈逸恒有情怀,又敢于冒险。他第一次兼做制片人,是从香港回内地,拍摄电视剧《老柿子树》开始的。《老柿子树》是一部有着浓郁甘肃风情及反映黄河文化的电视剧,由斯琴高娃主演,讲述了娘与四个儿子的感人故事。
陈逸恒是喝黄河水长大的,因此对这块土地的感情很深,一心想拍以甘肃为背景的电视剧。看完话剧《老柿子树》,他找到原作者,买下版权。《老柿子树》一开始写的是大山里的故事,斯琴高娃扮演的娘有四个儿子,老大是傻子,老二是国民党,老三是土匪,老四是共产党。《老柿子树》改编电视剧的波折很多,剧本一直找不到好的切入点。在云南拍电视剧《敌手》的时候,他遇到了谷锦云导演,由此《老柿子树》剧本的背景从大山里移到了黄河边上。陈逸恒本来演老大,谷锦云为他单独加了一条线,陈逸恒成了大财主张金贵。
甘肃财政一开始只支持100万,这连一个著名演员的片酬都不够。陈逸恒首先征求了斯琴高娃的意见,她很喜欢当时的剧本,以优惠的片酬方式参与拍摄。陈逸恒把多年积攒的人脉,全用在了这部电视剧中。许多朋友带着真金白银来投资,让陈逸恒不敢掉以轻心。从香港回来之前,陈逸恒也当过导演,《老柿子树》是他回内地之后第一次当制片人。许多人劝他放弃这个题材,因为这部电视剧地域性太强,担心卖不出去。但陈逸恒认准了这个题材,还用方言与普通话结合的方式加强地方特色。最后,《老柿子树》共用了近1000万拍完。
拍戏期间,陈逸恒克服了许多难题,比如最能体现黄河特征的是水车,但拍摄当地没有水车,后来他跑到宁夏中卫,中卫有个旅游景点中有水车,他们给水车安了马达,水车就能转了。为了使本剧更好的体现黄河文化,他们辗转了甘肃、宁夏、北京等六、七个地方,最终“拼出”了这部反映西北黄河文化的大戏。他在戏中扮演大财主张金贵,为了接近角色,被剃了光头,粘上了胡子,戴上了古董眼镜。陈逸恒下面还有戏约,但还是咬牙剃了头,为了增强效果,他还在嘴里镶了一颗大金牙。陈逸恒既兼任制片人又担任主演,使他操劳过度,当时出现了心脏供血不足的毛病。
《老柿子树》拍完,难题又来了,陈逸恒连一个中央台的人都不认识。他辗转找到了央视的两位领导,按照正常程序,片子递交审片组。片子递上去之后,审片组刚审完,影视部就给陈逸恒打电话,问为什么没见到出品方一个人。陈逸恒以为审片组是封闭式的,送审的只能老老实实在家等信儿。影视部的工作人员让他赶紧跟审片组沟通。审片组大多是面目严肃的老同志,陈逸恒和出品方的人刚开始很紧张,审片组看到他们,竟然异口同声地说:“谢谢你们给中央台送来了一部纯正的西北题材的电视剧,我们盼它好多年了。”话音刚落,陈逸恒和出品方的人几乎热泪盈眶。审片组的人跟陈逸恒讲,他们非常喜欢这部电视剧浓郁的西北风情,比如片头,在长达一分钟的镜头里,没有人物和解说词,只有黄河的水在缓缓流淌着。审片组的人问他们,上中央一套需要排期,如果着急播出,可以安排尽快上央八,陈逸恒着急还哥们儿的钱,所以和出品方共同商定,上了央八播出。这一年,《老柿子树》把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和金鹰奖悉数收入囊中。
黑五类子女在甘肃
陈逸恒几次重要的迁徙,都与父亲陈永玲有关。陈逸恒生在北京,上世纪5 0年代跟随父亲来到甘肃。第一次到甘肃的时候,他发现火车站根本没有站台,下车就是黄土,交通工具以马车为主。没有自来水,水是一桶一桶拉去各家各户,得花钱才能喝上水。刚送来的水是黄泥汤,放在缸里头,要放白矾搅合,两天就得淘一次缸底的泥沙。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成长网 >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