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23日,虽然离第四十一届巴塞尔钟表珠宝博览会开幕还有两天,但是当天晚上举办的揭幕仪式,已经呈现了总投资达4.3亿瑞士法郎的新场馆羞嗒嗒的面庞,这是瑞士展览业有史以来最大的投资。本届博览会的总展览面积为141,000平方米,其中长220米、宽90米、高32米的新建大厅包括了会展广场两边的一楼和上部楼层的展览空间,展出面积为38,000平方米。它由巴赛尔建筑师事务所Herzog & de Meuron设计,其特点是,一号馆延伸至原来的会展广场,建筑物的前部由三层的展览楼所取代,第一层设有多功能的活动大厅,上部由一个两层的展馆连接起来, 这个两层的新建筑跨越会展广场。下面是一个被称之为“城市休息室”的开放的大庭院空间。这种前所未有的新面貌在两天后正式开幕的博览会中吸引了每一位参观者以及参展商。
就在同一天的揭幕仪式上,中国展团负责人、中国钟表协会副理事长朱舜华表情神秘地在现场告诉为数不多的中国记者,第二天会有大新闻,虽然他秘而不宣其内容,但是我们已经意识到这将是一个与中国有关的大事件。果不其然,第二天@依波精品 新浪微博发出消息:中国海淀集团在瑞士苏黎世正式签订合约,成功收购瑞士全球顶级品牌“昆仑”表100%股权。1991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中国海淀集团,拥有国产品牌依波(EBOHR),罗西尼(Rossini),以及瑞士品牌绮年华(Eterna)、豪度(Codex)。此次的收购金额为8600万瑞郎(合9060万美元)。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业界的哗然,昆仑表于1955年创建于瑞士的拉绍德封(La-Chaux-de-Fonds),如今落入中国的资本体系自然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外早已习惯了钟表业的并购,现有的世界钟表集团无不是从并购开始的,而且资本结构也不完全是来自瑞士本土,只不过这次的头衔是“中国”,但由于该品牌的瑞士原产地制造和研发设计不变、品牌理念和定位方向不变、原经营管理团队和经营方略不变,所以在瑞士本土显然没有过大的波澜。但是在国内的声音却褒贬不一,甚至有些人为该品牌贴上了“去瑞士化”的标签,大有被中国人收购就必然沦为中国制造的论调。一方面反映出对该事件的不了解,另一方面也深刻地暴露了对于中国制造的不信任。世界钟表业如果没有中国制造,还不知道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虽然这句话与收购昆仑没有任何联系,但却是一句真话。
中国虽然不缺制造钟表的能力,但很缺钟表的品牌。这一现象也在中国展团中暴露无遗,新场馆的布局显然没有为中国展团展示形象提供更好的条件,在毗邻四号馆的瑞士酒店二楼,中国展团被安排在了那里,说好一点是有独立的空间,说差一点就是被边缘化了。显然是中国品牌的群体还不够强大,中国品牌的参与体量还太小,虽然飞亚达在一号馆、廊桥在二号馆(中国珠宝品牌TTF也在该馆),但终归是凤毛麟角。来自福建的Time2U腕表以时尚设计为特色,在中国展团中还算小有声色,和色彩艺术家阿希姆·贝尔合作的彩虹系列也引起了中国媒体的关注。遗憾的是,天津的海鸥表归属于香港地区展团,并没有在中国内地展团中出现,这也削弱了中国展团的整体实力,希望这些现象在明年的BASELWORLD能够改善。
虽然中国品牌没有成为博览会的主角,但是中国媒体却成了最热门的话题。组委会在4月26日专门针对中国记者展开的新闻发布会,不仅开创了为单一国家召开记者会的先例,也在瑞士媒体中引起强烈反响,第二天的巴塞尔当地报纸便以头版刊登了有关中国媒体招待会的新闻。中国媒体得到了足够的礼遇,不仅是因为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也是多年来为欧洲品牌推波助澜的结果。组委会自然了解其中的内涵,而中国媒体也能够通过进一步的对话与沟通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见解。今年的博览会每日新闻报首次开辟了中国版面(之前只有英文版面),作为这个项目的协调人组委会的林女士也向笔者约了两个稿件,虽然是以我们的母语向十几万参观者介绍了表展的情况,但涉及中国钟表的情况却寥寥无几,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话虽如此,我们依然期待着BASELWORLD的中国现象在2014年的变化…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成长网 >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