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下一场流行病的爆发

来源: 2025-04-06 15:01

  作者简介
  戴维·奎曼(David Quammen)是即将出版的新书《溢出效应:动物传染病和下一场人类流行病》(Spillover: Animal Infections and the Next Human Pandemic)的作者。
  每时每刻都有大量人口死亡,死因多种多样,从心力衰竭、车祸到贫困的折磨,不一而足;然而,奇怪的新型传染病总是会引起更加紧迫的关注,即便因此死亡的人数较低。为什么?
  毫无疑问,原因错综复杂,但是,显而易见的一个原因是:无论何时爆发了传染病,我们心里都会琢磨,它是否可能预示着下一轮传染病的大爆发。
  坏消息总是很有趣,尤其是在不起眼的小消息显露出扩大征兆的时候,这时的情形就像远方地平线上腾起了一朵只有“手掌”大的小小云彩,注定要升高成为雷雨云(出自《圣经·列王记》第18章44节)。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才会如此热衷于阅读乌干达和民主刚果共和国村庄爆发埃博拉(Ebola)病毒,以及达拉斯附近地区爆发西尼罗河热(West Nile fever)的新闻。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本月初(本文最初发表于2012年9月23日——编注),当官方宣布最近游览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的游客中出现了第三个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antavirus pulmonary syndrome)死亡案例之后,众人纷纷把目光投向了那里。
  每时每刻都有大量人口死亡,死因多种多样,从心力衰竭、车祸到贫困的折磨,不一而足;然而,奇怪的新型传染病总是会引起更加紧迫的关注,即便因此死亡的人数较低。为什么?
  毫无疑问,原因错综复杂,但是,显而易见的一个原因是:无论何时爆发了传染病,我们心里都会琢磨,它是否可能预示着下一轮传染病大爆发。
  我说的下一轮大爆发,指的是某种新出现或再度出现的传染病大范围蔓延,指的是导致数百万人死亡的全球性卫生灾难。1918-1919年的流感大流行就是一次大爆发,导致全球约5000万人丧生。1968-1969年香港流感疫情的规模也不小,导致至少100万人丧生。艾滋病已经导致约3000万人丧命,死亡人数还在继续增加。
  爆发的根源可能是人畜共感病毒
  是的,很可能会出现下一轮大爆发。根源最有可能是某种病毒,而不是细菌或其他类型的有害事物。更具体地说,我们可以预测,它是一种核糖核酸(RNA)病毒(它的基因组由单个分子链构成),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DNA病毒通过两条可靠的双螺旋体携带信息,不易发生突变,由此拥有较小的易变性和适应能力)不同。最后一点,这种RNA病毒几乎肯定是一种人畜共感病毒,一种源于某种非人类生物、可以传染人类并在人类当中散播的病原体。
  流感就是人畜共患病。它们出现在野生水禽的身上,可以传染人类,有时会以猪作为中间宿主。艾滋病也是人畜共患病,艾滋病毒的病毒株于大约一个世纪以前出现在喀麦隆的一只黑猩猩身上。埃博拉出血热也是人畜共患病,埃博拉病毒(有5个已知种类)隐秘地寄住在中非森林里的一种或一些尚未辨明的土生生物身上,偶尔会流传开来,杀死大猩猩、黑猩猩和人类。非典型肺炎(SARS)也是人畜共患病,它出现在中国的一种蝙蝠身上,由香港散播到更广阔的区域,几乎引发了下一轮大爆发,好在反应迅速的精湛医学勉强制止了它。
  汉坦病毒有很多已知种类来自啮齿类动物。约塞米蒂国家公园里的汉坦病毒绝大部分是一种叫做“辛诺柏”(Sin Nombre,意为“无名”)的病毒。它和1993年出现在美国福科纳斯的著名致命病毒是同一种。它的原始宿主是鹿鼠,后者是北美大陆上分布最为广泛、数量最大的脊椎动物之一。这种病毒经由干燥的老鼠尿液或粪便进入飞扬的粉尘,然后传播至人类的肺部。要是被它传染上,你可就麻烦了。这种病毒没有治疗方法,患上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的重度感染者的死亡率大约是40%。
  即便你不去约塞米蒂,不睡在尘土飞扬的小屋里,仍然有可能近距离接触汉坦病毒。这种病毒似乎比较普遍,至少在鹿鼠中是这样。2008年,一项针对约塞米蒂国家公园泰伦恩草地的研究发现,24%的当地鹿鼠携有这种病毒的抗体,表明它们曾经是或现在是这种病毒的感染者。从全美范围来看,抗体在各个鹿鼠群体中的携带几率似乎差异很大,最低是零,最高可达49%,亦即每两只鹿鼠中就有一只携带抗体。
  大部分人不会死于那些危险病毒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更多的人死于辛诺柏病毒?答案似乎是,虽然在美国大部分地区,那些老鼠孳生的棚屋、拖车、车库和谷仓里都有这种十分危险的病毒,但人类却不容易感染上。这是因为,这种病毒不会在人类之间传播,只会在老鼠之间传播,再通过老鼠的排泄物传播某个不幸的人身上,每个人类感染者都是病毒的“死胡同”宿主。(这里的“死”可以是一个形象的比喻,也可以按字面意思理解。)辛诺柏病毒不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病毒;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病毒,只不过据目前所知,它很少感染人类,也不会引发人与人之间的交叉传染。所以,下一轮大爆发的主角不太可能是辛诺柏病毒。
  埃博拉病毒也不太可能成为下一轮大爆发的主角。它能通过人体之间直接的体液接触传播,但却可以通过避免此类接触来阻止。而且,埃博拉病毒会在患者体内剧烈发作,让患者迅速丧失行动能力并丧命,所以它几乎不具备造成全球性扩散的条件。据我们所知,只有一名感染了猖獗的埃博拉病毒的人走出了非洲,那是一名瑞士女性,于1994年被转移到巴塞尔的一家医院。如果你今天想对某种情况表示庆幸,不妨庆幸以下这种情况:埃博拉病毒不会飞。
  我们应该对这类恩典有所认识,努力把最深的关切集中在真正的全球风险上。埃博拉病毒很能魅惑人心,是人们乐于恐惧的恶魔。其他一些耸人听闻的候选病毒,如汉坦病毒和非典型肺炎病毒,也常常成为新闻报道的宠儿。当你提到新兴的传染病,人们的反应趋于两极化。一些人困于它的恐怖潜力和不具代表性的扎眼个案,其他一些人则嗤之以鼻,对不得不掂量又一类恐怖忠告的前景报以白眼。他们想直截了当地切入正题,如是发问:“我们都会被它害死吗?”或者,他们会说:“好吧,那我们该拿这些病菌怎么办呢?”
  是的,我们都会死,不过,大部分人不会死于某种源自老鼠或黑猩猩的新型怪病。
  学习留意基本的应对之策
  有些事情是我们力所能及的:打一针流感疫苗;对研究呼吁予以支持;不在飞机上冲着别人咳嗽;使用驱蚊剂;打扫古老棚屋时戴上口罩;别去吃死在森林里的黑猩猩的肉。不过,这些具体措施都受限于时间、地点和环境。适用范围更广的是一条更加基本的应对之策:学习、吸收和理解。千万不要不懂装懂。
  2012年的夏天还有一些令人不安的疾病新闻,你可能已经看到,其中也提及了流感。这种我们熟知的古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确实拥有独特的破坏力和轰动效应。是的,目前有一种新型流感病毒,它是禽流感病毒H1N2病毒株的可怕变种,疑似会通过各州集市上的猪进行传播。这种流感变化多端,易于爆发。请你多多留意。
  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的汉坦病毒是一朵小小的乌云,看上去多半会维持原状。这并不意味着巨大阴沉的雷雨云不会降临,只是为了提醒大家,要有一点儿洞悉事理的判断力,明白我们应该关注地平线的哪个方位。(张薇译)(编辑/袁红)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成长网 > 健康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