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称作两大“国庙”之一的北京孔庙
走在孔庙前那条国子监街,就像来到另一个北京。那条街又叫成贤街,既短暂又漫长,就像成为贤人的过程。街道两侧的槐树,清越如古人,默默地注视着你。告别了二环路的喧嚣,迎面而来的是别处少有的肃穆与安静。是啊,看见那座“文官到此下轿,武将到此下马”的石碑,再粗鲁的人,也会下意识地把脚步放轻。这里确实是另一个北京,孔子的北京。应该算北京最有文化含量的地方吧。
我从小在南京夫子庙附近长大,那是闹市中的闹市,周围店铺林立,文德桥下的秦淮河散发着六朝烟水气,夜间的画舫更是带来传为佳话的桨声灯影。尤其元宵节的花灯会,使夫子庙洋溢着浓得化不开的人间烟火味道,可以想像慈眉善目的孔子也在与民同乐。当我带着对南京夫子庙的回忆,第一次拜访北京的孔庙,还真有点不习惯呢:那么庄严,那么华贵,跟我的想像有很大差异。不像孔庙,更像故宫。
但只要翻一翻史料,就想通了:这里是元明清三朝天子守护并膜拜过的孔庙,自然沾染上帝王之尊,显得皇气逼人。尤其清朝雍正皇帝,破格准许只能是帝王宫殿建筑才能使用的黄色琉璃瓦用在各地的孔庙建筑之上。而与雍正继位前的“龙潜之地”雍和宫一街之隔的北京孔庙,更是金碧辉煌。
孔子的时代,中原鼎盛,今北京地区较为偏辟,他生前虽周游列国,可能还不曾踏访燕赵之地。这没关系。对于这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化人,即使他不在了,他的影子还会抵达他的足迹不曾到达过的地方。我来北京孔庙,就是为了寻找孔子的影子。
孔庙是纪念祭祀孔子的祠庙建筑,又被称作文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尤以文庙之名最普遍。孔子曾被尊为“大成至圣先师”,不仅是帝王师,也是历朝历代文化之王。政权可以更迭,这面文化大旗却高举不倒,其荣耀并不逊色于一世一代之天子。在中国,“文化比政治更长久”的传统,是靠孔圣人的历史地位奠定下来的。
在全中国,规格最高能被称作国庙的孔庙只有两座,即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是专为封建帝王、政府官员祭孔的专用庙宇。其余的两千多座,除两座由孔氏族人供奉的家庙外,都属于学庙。包括历朝历代的京师太学或国子监。
曲阜孔庙修建于孔子逝世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孔子故居三间辟为收藏其生前遗物的场所,派兵卒守护,逢年过节予以祭祀。公元前195年12月,汉高祖刘邦自淮南路过鲁地,亲自以太牢(猪牛羊三牲)之礼祭祀孔子,开创了帝王祭孔的先河。
14世纪元世祖忽必烈下令袭历代旧典,命人在当时元大都北京修建宣圣庙。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孔子庙在忽必烈朝规划的“庙学”位置上正式建成。
孔庙是一张文化地图
今天的孔庙,其结构基本上仍保存元代风格。这组比故宫还古老的皇家古建筑,大门就气势不凡:先师门(又称棂星门)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单檐歇山顶,让你对那遥远的元朝浮想联翩。蒙古铁骑以武力得天下,可为了更稳地坐江山,也不得不求助于孔子。大尊儒术,希望以文来治国。
穿过先师门即见大成门。院落共有三进,中轴线上的建筑从南向北依次为大成门、大成殿、崇圣门及崇圣祠。
大成门前廊两侧摆设十枚石鼓,鼓面都篆刻一首上古游猎诗。据说此乃清朝乾隆皇帝下令仿公元前8世纪周宣王时代石鼓遗物刻制,以示周礼尚存。
第一进院落东侧有宰牲亭、井亭、神厨,用于祭孔三牲的宰杀、清洗和烹制。东西两侧的神库、致斋所,用于祭孔礼器存放及供品的备制。为迎候皇帝祭孔,这里是做各种准备工作的场地。
进大成门至第二进院,就看见名为大成殿的正殿。那是孔庙主体建筑,面阔9间,进深5间,黄琉璃筒瓦重檐庑殿顶,殿前月台三出陛,殿内殿中供奉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木牌位,神位两边设有配享的“四配十二哲”牌位。神位前置祭案,上设尊、爵、卣、笾、豆等祭器,都是乾隆时御制真品。殿内金砖铺地,内顶施团龙井口天花。其规格是帝制时代最高建筑等级,据说其富丽堂皇不亚于故宫太和殿。
大成殿里里外外,高悬清康熙至宣统九位皇帝的御匾,皆为皇帝亲书的对孔子的四字赞美之辞。
大成殿前,至今仍生长着一棵600余年树龄的古柏,大名鼎鼎的“除奸柏”,也叫“触奸柏”。
也别小瞧了殿前那口古井,乾隆皇帝亲自给起的名字:“砚水湖”。
明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朝廷颁发“大成乐”专祀孔子。成化十三年(1477年),增祭孔乐舞为八佾,加笾、豆为十二,扩大祭祀孔子的规格。我走在亭台楼阁间,幻想着那绵延千百年的钟鼓齐鸣,笙箫合奏。也能接受一番冥冥之中的洗礼。孔子本诞生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可他看不惯乱世之乱,全身心投入于政治律令与道德秩序的恢复及重建。这是一项巨大的精神工程,也许他有生之年并未亲眼目睹其完工,但后世对其理念的实施与续接,乃至对他本人的推崇,肯定远远超过其所能想像的。
明朝多次修缮大殿,并添建崇圣祠,构成第三进院落,由崇圣门、崇圣殿和东西配殿组成。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重修,并将灰瓦顶改为绿琉璃瓦顶。崇圣殿又称五代祠,供奉孔子五代先人的牌位及配享的颜回、孔伋、曾参、孟轲四位先哲之父的牌位。东西配殿内奉程颐、程颢兄弟、张载、蔡沈、周敦颐、朱熹六位大儒之父。
1928年起,孔庙才对游客开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为首都博物馆。
孔庙真是一张平铺的文化地图。每一座台基,每一块碑,都有故事。如果迷路了,那不怪你,只能说你迷失在历史里。幸好孔子尚在。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里,孔子是一位重要的领路人。
孔庙与国子监是双子星座
元朝修建京师孔庙时,御史中丞何玮向成宗铁穆尔提议:古老的唐、虞几代部落和古国,国都所在地和居民的小巷都有学习的场所,孔庙已建,最好再营建一所太学。成宗皇帝批准了。京师孔庙竣工前,营建国子监的浩大工程也正式开工。历经三年终于在元武宗海山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南北方向两进院落、拥有数十间教室的国子监正式落成。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成长网 >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