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阳明学院 大学通识教育施行战略研讨

来源: 2018-11-09 21:19

马迎锋

摘 要:通识教育作为进口货,怎么完成本土化是一个现实问题。当时,在通识教育本土化的进程中,仍未正确定位通识教育的位置。文章从通识教育的含义动身,依据高级教育改革的呼喊、西方经历的融通、大学通识教育对个人的影响三个方面论说了大学施行通识教育的含义,并提出了“经过阅览和往来走向通识教育,从通识课程设置构成整全思想,不同层次校园展开不同方法的通识教育”等大学通识教育施行战略。

关键词:大学;通识教育;战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9-0068-02

从1995年我国施行通识教育开端,仅有短短的

二十多个年初。在施行通识教育的进程中咱们获得了一些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种种阻力的情况下,我国移植外国的通识教育的理念要怎么完成本土化依旧是一个问题。在获得一些阶段性的效果时,有一些教育工作者依旧在问这些问题:咱们为什么要在高级教育阶段施行通识教育?在高级教育阶段施行通识教育会给咱们的高级教育带来哪些新的改动?在高级教育阶段怎样去遵循执行通识教育?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较体系的整理。

一、通识教育的含义

陈向明教授将通识教育了解为:通识教育,便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育方法。其方针是培育完好的人(又称全人),即具有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力和美丽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隘专业范畴的专精型人才[1]。从陈向明教授对通识教育的了解可以看出: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培育人才的理念,与专才教育不同,通识教育的意图是培育全人。在这里培育方针的全人和通才是不一样的,通识教育的“通”是“通人”的意思而不是“通才”。通识教育首要培育的是一个完好的人,其次才将学生作为工作的人才培育。“通才”是具有完好体系结构的人才。“通才”与“通人”侧要点不同,“通人”着重“人”的重要性,“通才”着重“才”的重要性。

二、大学施行通识教育的含义

(一)高级教育改革的呼喊

从我国高级教育的历史沿革看出,我国在孔子时期现已提出“仁人”的思想,到近代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兼收并蓄”,充分说明我国的高级教育是有一些通识教育思想的根基在里面。但在建国后我国的高级教育彻底学习苏联方法,在需求决定论的影响下,培育专业人才。改革敞开后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展开,经济的推进带动高级教育的展开,高级教育培育的专门性人才越来越多,一起在苏联方法的影响下的高级教育的坏处也出现出来:重理轻文、急功急利、人才培育比例失调、专业面和工作面狭隘、常识的破碎化等。为了更好地尊重、培育学生,顺应年代潮流改动我国高级教育现状,有必要去探究一种新的人才培育方法。通识教育以培育完好的人为方针,培育出可以对人类的常识有归纳的、全面的掌握,在具有根本常识和教育经历的根底上,理性地挑选或构成自己的专业方向而遭到追捧。

(二)西方教育经历的融通

西方通识教育思想由古希腊的自在教育思想演化而来,跟着西方经济的展开,高级教育进入到大众化阶段,通识教育以培育具有宽口径、宽范畴的专业根底和专业视角而遭到重视。施行通识教育比较有代表性有两种根本方法,一个是以芝加哥大学为代表的经典阅览方法,一个是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一般常识教育方法。西方通识教育在通识思想的指导下,从高级教育的课程动身,在整个课程施行中遵循通识教育的思想,使得通识教育有了实质性的教育效果。别的,值得咱们考虑学习的是,在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为代表的西方通识教育中,咱们可以看到两所大学在环绕通识课程设置上课程要点的不同。芝加哥大学闻名校长赫钦斯是永久主义教育门户的代表,永久主义发起经典阅览式的教育方法,芝加哥大学具有稠密的永久主义哲学思想的气氛,其施行经典阅览式的课程方法愈加可以使用芝加哥大学的优势资源。两所大学课程设置的不同,也讓咱们了解通识教育不该该有专门的方法生搬硬套学习,而应该根植于自己校园的文明使用校园的优势资源设置课程,展开通识教育。在通识教育本土化的进程中,一些大学照搬照抄另一些校园的经历,堆砌设置课程,以为供给了丰厚的课程就是通识教育,使得通识教育在实践操作的进程中不三不四,底子没有捉住通识教育的通识精力,也没有尊重学生的挑选,通识教育所要到达的意图没有到达。

(三)人的完好性生成的内涵需求

通识教育的底子是引导人道面向整合,而现在的教育本身存在四分五裂的情况。这种四分五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方针的破碎性;教育不再把培育完好的人作为方针,而是把人培育成某类专门人才作为方针。将培育某类专门的有用的人才作为教育方针,这个教育方针中更多的凸显社会的效果。凸显社会的效果,相应的就会忽视人本身的效果。通识教育把培育完好的人作为方针,凸显人的价值。二是教育进程的破碎性,即教育本身的分解[2]。不同的教育方法需求不同的课程设置,但假如不同的课程设置之间存在一种破碎的情况,课程与课程之间没有太多相关。课程设置需求课程之间具有内涵的一致联络。大学阶段对个人生长阶段而言,是个人生长老练的关键时期,在大学施行通识教育意味着人可以完成完好性的生成。在一个人生长的关键时期尊重个人,供给愈加合适个人生长展开的教育,对构成一个人的完好性具有重要的影响效果。

三、大学通识教育的施行战略

(一)经过阅览与往来方法施行

芝加哥大学以经典阅览的方法展开通识教育,这样的经历对我国的大学也是可以学习的。阅览关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数字化年代咱们获取的是碎片化的常识。学生沉下心来与经典对话,从经典中咱们可以获得咱们从哪里来,发生过什么,今后到哪里去。这样深层次的哲学问题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构成具有深远的影响。展开通识教育时,要让学生了解多元化的价值,进行挑选、挑选。当然除了阅览经典还需求阅览其他的书本,所谓开卷有益就是这个道理。别的,往来也是大学施行通识教育的途径。雅斯贝尔斯以为,“往来”指的是作为个别而存在的自我之间的彼此效果。这种彼此效果关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极为必要的。“我只要在与他人往来中存在着”假如失掉往来,那么人将失掉存在[3]。雅斯贝尔斯的往来理论为通识教育途径挑选供给理论依靠。学生经过和教师往来,经过同辈之间的自在往来,可以更好地了解通识教育。无论是哪种方法的往来,大学通识教育的中心就在于怎么引导学生“从自己身上发现新的,更崇高的行为动机,经过他的学习,可以调和地建构一种不同的,更赋有人道的生活方法”[4]。

(二)建立整全认识

通识教育有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可行的,怎么才干完成通识教育?西方通识教育的成功经历现已给咱们一些启示。在施行通识教育的进程中,应从通识课程的建立、施行以及培育具有通识认识的教师动身构成整全认识。大学通识教育不仅仅是设置通识课程的问题,更是怎样设置通识课程的问题。在通识课程的设置方面要秉承通识精力,学习成功经历、安身大学实践进而建立一系列彼此相关的具有特征的通识课程。在通识课程的设置上,要有全体构架和以人文课程为中心的课程结构。我国现在施行通识课程首要以计算机、政治、外语、体育为通识课程。这样的通识课程触及学科很广可是课程与课程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缺少内部的相关性和全体构架,没有杰出通识教育整全的通识精力。在课程施行时,要防止“专业化”,教育组织、教育方法、教育管理和教育点评都要表现敞开、灵活性和多元化的特征,使通识教育可以在通识课程中一以贯之。在师资上相同防止“专业化”,通识教育的师资要具有根本的通识精力,这是对通识课程师资的起码要求,把专业课的教师和一些行政人员拉来展开通识课程,通识课的展开就毫无含义。

(三)兴办特征通识教育

从芝加哥大学与哈佛大学的经历可以看出不同的校园在施行通识教育时方法是不同的,咱们在展开通识教育时也要面向不同校园的需求。从开端的招生工作和培育计划等都要表现通识教育的精力。我国大学现在总体上分为三种:一是研讨型大学,二是教育研讨型大学,三是教育型大学。依据详细的大学的定位展开通识教育。在研讨型大学的招生进程中,详细实践是依照大学科招生例如依照文学、理学等大类的学科招生和培育,这样可以防止分科过细的坏处,一起重视文理之间的融通,有理学类别的教育上添加人文课程,在文学类别添加理学的课程,这样对学生的培育不会只偏废于一类学科,使得研讨型大学在本科学习阶段以至于更高水平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通识教育常识和品格根底。关于教育研讨型大学而言,可以把本科阶段的四学年阶段分红兩个阶段,前两年施行大的学科教育,后两年施行专业教育。前两年的通识教育可以使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理性的思想方法,这样的通识教育对接下来两年的专业教育具有启示促进效果。在施行通识教育的进程中,不能忽视隐性课程效果。校园文明的空气对学生的影响也是耳濡目染的,所以除了教育时施行通识课程还需求在教育时段以外的时刻展开有利于通识教育的活动。例如开设经典研读课程和分主题通识文明课程,艺术欣赏、展开讲座、社团活动等活动。将通识教育渗透到教育的方方面面,这样的通识教育对大学文明的构成具有重要含义。另一类是教育型大学。教育型大学、高级工作院校。这些校园以培育专门人才为首要己任,怎样在这样的校园里展开通识教育?其通识教育课程可经过文明主题讲座,文明活动、社团活动展开等,为学生供给一个了解通识教育的渠道和活动。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剖析[J].高级教育研 究,2006,(3).

[2]刘铁芳.大学通识教育的意蕴及其可能性[J].高级教育 研讨,2012,(1).

[3]周宏.雅思贝尔斯往来理论探析[J].现在哲学,2000,(1).

[4][美]艾伦·布卢姆;战旭英译.美国精力的关闭[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288.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成长网 > 品牌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