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美丽的天鹅因为接连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开始出现集体非正常死亡。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人类疯狂的捕猎将它们一步步逼向绝路,一曲天鹅葬礼的悲歌正在全国各地响起……
在湖畔翩翩起舞的天鹅,一直以来都给人优雅、与世无争的感觉。然而,现实的残酷却正在剥夺这种美丽鸟儿的基本生存权利。
不久前,在洞庭湖发生了全国最大规模的毒杀天鹅事件后,笔者便和众多环保人士一样,开始关注我国天鹅的生存现状。经过多番调查后无奈地发现:在今天,天鹅们安宁的生活已经成为奢望,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疯狂的捕猎,正在将这个优美的种群逼向毁灭的悬崖边……
偷猎之风愈演愈烈洞庭湖畔的“天鹅之死”
“疾奔洞庭湖一线死守!”
在发现洞庭湖的生灵遭受到野蛮捕杀之后,徐亚平在微博上向江豚、鸟类保护志愿者发出这样的呼吁。
徐亚平是江豚保护协会会长,长期致力于洞庭湖水域的生态保护,在环保界有着很大的号召力。然而,让徐亚平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发出这条微博呼吁后不久,他和同伴们在一次洞庭湖的巡视中,居然目睹了更加触目惊心的杀戮。
那是一个雾霭沉沉的傍晚,下着冷雨,徐亚平带领的船只慢慢靠近滩涂,四周的鸟儿因为受到惊扰开始不断地盘旋、迂回……这个过程中,徐亚平惊讶地发现:在不远处,有几只天鹅一动不动,还有几只垂下脖子,艰难地扑腾着翅膀。他和队友立刻意识到,这些鸟儿可能出了问题。
船只迅速向挣扎的天鹅靠近,有几名志愿者立刻下水,把天鹅带回船上后交给随行的兽医救助。经过检查,兽医告诉大家,这些天鹅应该是吃了拌有农药弗喃丹的沙子才会集体中毒的,天鹅嘴角流涎正是中毒的症状。
“我们努力想解救更多的天鹅,但是沼泽地阻碍了救援,带回来的绝大部分是它们已经冰冷的尸体。”其中一名志愿者回忆说。看着刚被救上岸的天鹅在自己怀里停止呼吸,身体渐渐僵硬,徐亚平这位半生都在为环保奔走的“洞庭游侠”悲恸地流下了泪水。
当天,他们共抢救了两只受伤的天鹅、打捞起15只死亡天鹅,现场还有被毒杀的其他20多只候鸟。“往年仅是看到极少的候鸟尸体,像今年这么大规模的死亡,还是第一次见到!”徐亚平看到此景十分痛心。
洞庭湖曾有“八百里洞庭”之称,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作为长江中下游的重要通江湖泊和国际重要湿地,洞庭湖是该区域水鸟的越冬、栖息和觅食地。其中,东洞庭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超过19万公顷,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3种,二级保护动物有31种。这17只天鹅丧命的地方,正是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舵杆洲。
据统计,在东洞庭湖越冬的小天鹅,最高观测纪录曾达到1800多只,而今年只观测到了1400多只。徐亚平告诉笔者,目前天鹅肉如果被卖到广州、深圳或湛江等地,一斤的收购价可达100多元,平均一只天鹅售价能达到1000多元。尽管盗猎候鸟可获刑最高达10年以上,但在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下,涉案人员仍然铤而走险,导致候鸟盗猎案层出不穷。
最终,此次涉案的9名投毒盗猎者全部落网,他们大多是当地渔民。在东洞庭湖区域,当地渔民捕杀天鹅等珍稀候鸟,再拿到市场上出售的事件已非首次。
据了解,该保护区所在的岳阳县是湖南省渔民的主要分布地,所辖东洞庭湖约占洞庭湖面积的49%。在这里,仅从事专、副业的渔民就有近万名。他们主要靠打渔为生,随着渔业资源的日渐匮乏,他们的生活也变得艰难,简陋的设施和环境,也昭示着他们生活的困窘与无奈。因此,极低的投毒成本和极高的收益,始终诱惑着他们。负责保护当地环境的管理人员虽有近千人,但与周围居住的渔民数量相比,力量十分单薄。
一位渔民说:“偷猎一只天鹅,差不多可抵上大半年的捕鱼收入,总有人愿意铤而走险。”
人类捕猎和环境恶化 戕害天鹅的两大杀手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天鹅湖不断以负面消息见诸报端,内容都和优雅的白天使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灭顶之灾”有关。
由生态学者马鸣撰写的《中国偷猎水鸟状况研究报告》显示,近3年来,全国每年被猎杀的水鸟在8万~12万只,约有40个种类,68%的野鸟被毒杀。其中,天鹅被毒杀的数量增幅最大。
府河河滩是武汉境内唯一每年都能看到天鹅的地方。因为每年冬天都有不少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慕名前去观赏,其“武汉天鹅湖”的名头不胫而走。2012年年底,在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的一次巡视中,竟发现有两只小天鹅和10多只大雁陈尸小洲,用望远镜观光的游客甚至还发现这样一幕:飞翔的天鹅的脚上夹着铁夹,铁夹后还带着一根长绳——捕杀风气已经在府河河滩盛行。
其他地区的天鹅湖也不太平。2011年2月,在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发生了一起惨剧:包括两只小天鹅在内的44只候鸟被毒死。2010年年底,江西鄱阳湖的天鹅遭大规模偷猎的事件,更引起了中央高层的关注。当时,进入湖区的记者在探访中发现了绵延数十公里的捕鸟天网。捕鸟网在被高层勒令铲除和整治之后,不到半个月又卷土重来。更有甚者,据调查显示,新疆玛纳斯湿地的偷猎者沿着天鹅的迁徙路线一路追杀,捕猎时间长达数月。
除了偷猎者丧心病狂的杀戮之外,生存环境的严重恶化,也加速了天鹅种群的死亡进程。
据媒体报道,在山东荣城的“天鹅湖”,数只天鹅因水渠枯竭和水质污染而死亡,这意味着亚洲最大的天鹅栖息地生态环境告急。原来,当地在没有鸟类专家参与的情况下,轻率地出台了湖区发展报告,于1999年耗资6000万元进行湖底清淤,导致芦苇和沼泽地消失,变成大片干涸的泥滩,水源涵养不复存在。流入主要湖区的4条饮水渠中,只有一条河水水质合格,但因紧邻地产开发项目,天鹅不敢去喝水,其他3条河已被工业和生活污水严重污染。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的调查人员称,“我们非常震惊地看到无家可归的天鹅在垃圾堆里争食裹腹的悲惨场面……这里每天总是聚集着上百只天鹅等候饮水,而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长期饮用劣质水源的后果意味着什么。”2001年,当地的天鹅数量还有11000多只,而现在仅有2800只左右,最少的时候则只有1200只;而在1992年,保护区的面积为1.05万公顷,现在骤减至1675公顷。此外,亚洲最大的人工湖,山东东营“天鹅湖”对待生命的方式也冷酷无情且颇具讽刺意味:当地在“提升改造”的名义下“发展生态旅游”,结果却极大程度地破坏了原生态环境。这个天鹅湖旅游度假区项目规划面积约80平方公里,概算总投资100亿元,动工之后湖水被抽干,致使天鹅没有了饮水觅食之处。从那以后,昔日可以发现30多种候鸟的“天鹅湖”再也没有了天鹅的身影。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成长网 >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