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红楼梦》。《红楼梦》很迷人,它以华美的景致、纷繁的人物和宏大的叙事构筑了一座艺术的大观园——艺术家从中获得灵感,艺术作品以它为布景。从电影、电视剧到戏曲,从林语堂的小说《京华烟云》到林奕华的舞台剧《贾宝玉》……对《红楼梦》的诠释、模仿与解构从未有停止。
如今,在北京 9当代舞团的舞剧《警幻绝》中,贾宝玉成为了现代舞的主角。
2013年 6月底,《警幻绝》在北京天桥剧场首演,令人耳目一新,颇受赞誉。8月 14日将在北京保利剧院开启第二轮演出。
《警幻绝》摒弃了《红楼梦》原本的故事体系,撷取“太虚幻境”的片段,并取警幻仙子的“警幻”二字,以绝美的梦境,呈现出一个光怪陆离的情感世界。短短的两个小时、有限的一方舞台、十位痴男怨女,舞出浮生若梦、风月无边,言微而旨远。
古往今来,一个“情”字,始终是芸芸众生心口上的那颗朱砂痣,令人欲罢不能。世人常为情所困,被生而为人的世俗纷扰所缠绕。“贾宝玉生来就是个情种,《红楼梦》是一部情欲甚浓的作品,所以我们自然地选取太虚幻境作为切入点,通过描述宝玉在一场梦境中的情感经历,为情欲的纠缠寻得一个出口。”9当代舞团艺术总监朝克说。
本是梦一场,一切皆虚无,“太虚幻境”为《警幻绝》提供了广阔的解构空间。除了贾宝玉,原著中的警幻仙子和四个丫鬟均被隐去,“她们也许在里面,你注意到她了,她就是,你不注意她就不是”。这是给观众的留白,正是现代舞的魅力所在。
《警幻绝》的故事情节更是跳脱出原著,演绎出一个全新的春梦:宝玉入太虚幻境,得仙人指引,经历了婚姻、背叛等种种情感纠葛,以致春梦变成梦魇,最后宝玉在痛苦挣扎中参透了生命,梦醒而重生。
为什么是“警”?意在“警醒”——以人生之幻象,警醒迷途之世人。太虚幻境里,宝玉的情感完全做足了一个轮回,也象征着从入世到出世的过程。“当所有男男女女,妖魔鬼怪都缠绕着他,突然,他一下顿悟了。”朝克说,宝玉的精神境界超越了“五谷”(即世俗),仿佛在说,“够了!我明白了”!他被一个梦打醒:生命不应永远在事物的皮相中挣扎,而需静下来,参省更本质的东西,领悟了然后放开,不再难为自己。
《警幻绝》以昆曲为基调,从舞美到舞者的造型,都渗入了大量的昆曲元素。舞者头饰是戏曲缠头,用了水纱,且加入陶土,干了后会有泥巴的裂纹,给人一种从土里出来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写意感。女舞者施以铅粉、黛眉、点唇、面靥,男舞者则是昆曲小生妆容。“演员造型要花四个小时,不管谁怎样看,都是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朝克无不自豪地说,“舞蹈美得像行走的照片”。
舞者们为了演绎出角色的灵性,做足了功课。舞剧开排之前,舞者们花了半年的时间在昆曲老师指导下练身段。“怎么走、怎么站、怎么拿马鞭、扇子怎么玩、绢怎么弄、眼神怎么挑、我们做了很久的练习。导演的要求就是做好一切能够考究出来的东西。”
对于 9当代舞团,《警幻绝》无疑是一次新鲜又大胆的尝试。“无论题材、风格、手法,还是以世俗角度来解构《红楼梦》,都是创新。”朝克说。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成长网 >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