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北京青年》周刊A=贝陆慈
Q:今年的得奖人是冯骥才。事实上,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可能都读过他的文章,您认为他作为一个作家对社会的贡献是什么?
A:就在几个月前,我并没有听说过冯骥才先生的名字。可是,当我上网时,惊讶的发现他已经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他在德国、美国等国家都非常出名。我甚至可以读到他的德语版的作品。当我从评委那得知,他是今年万宝龙国际艺术赞助大奖的候选人时,我就被他致力保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极高热情而打动。
他做的事情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众所周知,只有根的健全,树才能茁壮成长。而对于一个国家,一方土地,也是同一个道理。社会需要发展与变化,但是文化无论如何随着时代在变,我们都应该记住自己的根。中国是世界上文化底蕴很深厚的国家之一,而在冯先生的家乡,他的努力让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他对保护文化的根,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冯先生唤醒了那些已经随着时代进步的人们对“根 ”的记忆和珍惜。
Q:传统文化艺术等,与现代文化艺术很不一样,您怎么看待?
A:是的。虽然这不等于说让现在的年轻人天天听老一辈的京剧。但重要的是,作为年轻人,你不仅仅要接受新时代的产物,也要了解整个文化历史的背景与内涵。你应该鼓励他们多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记得上一届万宝龙国际艺术赞助大奖得主梅葆玖先生,当他演奏完中国传统的京剧时,很多年轻人都来找他要签名。这让我们看到了年轻人对于传统艺术的渴望与欣赏。冯先生与梅先生一样,他们都使“根 ”(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流传下来。
Q:您刚刚提到冯先生的作品在世界上都非常有名,您认为作品被广泛接受是获奖的条件之一吗?
A:坦诚地说,我不知道。因为我个人或是万宝龙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决定谁获得这个奖。我们知道如何运作一个奢侈品品牌,也很热爱艺术文化,但我们毕竟不是鉴赏文化与艺术的专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世界 12个国家都设立了评审团。每个评审团都是有 3到 4人组成,他们为整个机构提供候选人名单。根据他们所提供的候选人名单,我们给每位候选人创建档案 ,再将这些资料发送给全球每一位评委的手中。所以,冯先生的资料不仅被发放给中国的评审团,美国、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还有日本等国家的评审团都收到了他的资料。待收到所有候选人的信息后,他们将作出选择。也许是因为冯先生的国际关注度,法国和德国的评审团都将票投给了他。所以我不能排除国际关注度是原因之一。
Q:我认为设立国际评审团是非常公正的。那么在这些评审团中,有多少中国人呢?
A:其中四位评委是中国人。我还记得几年前,我和其中一位中国评委,一位有名的艺术家岳敏君在一次晚宴上相遇。我问他,参与这个项目的评选不辛苦吗?因为要了解很多资料。他说, 能感受到世界各“国人们在保护文化与艺术方面的努力,让我备受鼓舞。作为一名艺术家,我很感激他们的努力,对我也是种启发”。我对他这种精神也感动。
Q:作为国际知名品牌,设立“万宝龙国际艺术文化赞助大奖”的初衷是什么?
A:万宝龙与艺术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这也是我们品牌文化的“根”,被植入在了我们品牌基因中。我认为这种关系对我们的发展很重要。在商业上,我们总是将目标放在如何盈利上。久而久之,我们会依照这些规则做事,最后变得目光短浅。这不是我希望的。然而,艺术家世界的规则有一条即打破规则!创新就是他们创作的根本。他们不会重复他们的作品,总是寻求新的创作灵感,这种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迪,也使得领导者和一个团队变得更加成功。看到那些陈列在艺术馆、办公室的艺术作品时,在受到作品本身所带给你的灵感,也会将这些灵感带到我们的品牌文化中去。我总能听到那些顾客对我们说万宝龙处处透着艺术气息,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重艺术的原因。因此,万宝龙代表着具有文化气息的生活方式!
Q:人类的发展是总是和记载文化的工具紧密联系在一起,万宝龙的历史也是如此。可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少的人书写了,您怎么看待写作也变得奢侈这件事?
A:真正奢侈的事情是你花时间和精力用手来创作。给予一个人最珍贵的礼物就是你的时间。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写作及写作带来情感永远不会褪色,反而,它会变得更加珍贵。
Q:您领导万宝龙已经有近 20年的时间了,在您的领导下,万宝龙变得越来越成功,能和我们分享下您的独家管理秘方吗?
A:我相信激情。有激情的人才会成功。我总是为万宝龙每一位员工积极的工作态度而感动。确保员工的工作热忱,让员工因为在万宝龙工作而感到自豪,这对我来说很重要。否则他们就无法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选择那些有激情,并能合理运用他们激情的员工是重中之重。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成长网 > 观点